请相信 生活可以无压! - 健康之初


请相信 生活可以无压!

核心提示:激烈的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发达的科技,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又是我们试图摆脱的困扰。我们能否在既不脱离现实生活又不把自己陷于压力的重重包围之下找到新的生存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

  全新生存方式:无压生活

  激烈的竞争、快速的生活节奏、发达的科技,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又是我们试图摆脱的困扰。我们能否在既不脱离现实生活又不把自己陷于压力的重重包围之下找到新的生存方式呢?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生活方式我们把它称做“无压生活”。

  心理学家对这种生活方式给出的描述是,“无压”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在人格中的各种特点相互协调发展的状态,能够化解人格和自我中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使人能处于一种稳定、健康而成熟的心理状态。以这种心理状态进行生活的方式,就称为无压生活。

  除压第一步:寻找你的压力源

  听和说与“忙”有关的词汇

  这是压力最普遍的传递模式,“我很忙”、“最近很忙吧”、“忙死我了”、“累死我了”等等,这些语汇实际上就是无形中在暗示压力的存在,当我们不断重复这些词句时,甚至会放大压力值。

  与压力有关的自我评价

  这是压力的根本来源之一,它是一种潜在的加压机制,不能轻易让你摆脱。一般来说,消极性的自我评价比较常见,比如,我很差、我很丑、我处事不够灵活等等,这样的自我评价,仿佛是印刻在脑海中的“咒语”,即使你没有嘴上说出来,但在心理上就像是电脑的默认程序一样是自动重复的。

  这种“咒语”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而另外一种“咒语”是我们不易发现或者说是非常使自己受益的,比如,我很自信,在大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积极性的心理暗示。

  但是正是这个积极性的心理暗示,使个性层面中那些不够自信的部分受到了压抑,增加了个性中不同部分的冲突,导致压力的产生。

  现实中的目标和规划

  这里的目标和规划,是指你要达到的社会层次或者说事业的理想状态。这些目标和规划,往往是我们视为生活动力,是有人生追求的表现。但是如果这些目标和规划比较僵化和刻板,或者不断地在修正和调换,这就说明,这些目标和规划已经成为压力的来源。

  对内外在环境的格外关注

  在生活中,当你特别强调自己做事的心境好坏的时候,或者特别去关注外在环境是否有利于己的时候,这都说明你对压力的过于敏感,心境和环境的好坏成为你的负担。

  人际关系中的紧张

  这种紧张不是以现实中人际关系的好坏来划分的,而是根据你在人际关系中的真实心理感受来划分的。

  除压第二步:辨清压力两大误区

  压力管理

  这是一个目前比较时髦的说法,从管理的意思看,就好像压力是一种可以量化和分配的产物,那么压力的载体――人,仿佛是一部可操控的电脑。通过时间和数量进行配置。 那么,压力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实际上是变动的,人和人的承受力也是不同的。

  同样是一项面试,有的应试者就会觉得无所谓,而有的应试者可能在面试的前一晚失眠。如果,你告诉后者去管理一下自己的面试压力,可能他根本就放松不下来。

  减压

  这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减少工作时间、减少工作量、去度假、去休假、参加娱乐活动、养生等等方式来达到减压的目的。

  那减下去的压力去哪儿了?没有了吗?不是的,压力的存在也是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的。除非被转化为其他能量或者释放掉。而减压的过程,实际上是缓解或宣泄掉部分的压力,当你的压力形成模式没有改变的时候,隔一段时间就又会积攒起来。

  比方说,一个人在狠忙几天之后,特别强调要补觉。要是不睡两天,就缓不过劲来。这看起来很正常,但如果没有专门补觉时间呢?仍然是正常时间段的睡眠,这个人会变得郁郁寡欢、容易发脾气。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