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爱收藏玩具 体现减压和补偿心理 - 健康之初


成年人爱收藏玩具 体现减压和补偿心理

核心提示:搜集公仔娃娃早已不是孩子的专利了,“奔三”的白领爱收集公仔,独居的男生也爱收集公仔。儿童节这天,不少成年人也会暗中“撒娇”,想要一份公仔做礼物。对于成年人爱玩玩具的这种心态,心理专家认为,反映了他们需要减压和补偿童年的心理。

  导语:搜集公仔娃娃早已不是孩子的专利了,“奔三”的白领爱收集公仔,独居的男生也爱收集公仔。儿童节这天,不少成年人也会暗中“撒娇”,想要一份公仔做礼物。对于成年人爱玩玩具的这种心态,心理专家认为,反映了他们需要减压和补偿童年的心理。

  “白骨精”爱公仔不惜血本

  在软件开发公司任经理、时年28岁的沈先生,是个“公仔控”。他介绍,由于是独居的缘故,他觉得抱着公仔睡会更安稳。现在他习惯在经过一天的忙碌后,回家抱着公仔在床上打滚。他从年少时就有收藏公仔的癖好,他觉得见到很多不说话的“朋友”,心里会舒坦很多。

  沈先生习惯到固定的玩具店等新货。收集过一套趴趴熊公仔,一共七款,但每次去店里只买一款,余下的就让老板留着下次再买。整套买大概要500多元,分批购买总开支还会高一些,但他说,分批购买公仔让自己有时间消化每份惊喜,所获得的快乐会更持续,这样也更有意义。

  在企业做宣传工作的肖小姐是正“奔三”的80后,但她在不少同事眼中还是“小屁孩”一个,她在十年内已收藏了超过100只公仔。在她的家里,记者看到满满一房间的毛公仔,其中有一人高的毛毛熊,也有可以放在案头摆设的小斑马,甚至在她的办公桌上,也被公仔包围。每晚,她都会挑选最喜欢的几个公仔压在身子上,再安稳地进入梦乡。

  肖小姐并不喜欢名牌公仔,也没有固定收集某一个卡通人物公仔,她喜欢的公仔都是身材肥、肚腩大的造型。她说,身为忙碌的职业女性,平时压力很大,抱着公仔、玩公仔令她有一种回到童年、释放压力的感觉。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