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缺“肠”识 上海肠癌发病率全国第一 - 健康之初


欠缺“肠”识 上海肠癌发病率全国第一

核心提示:近日在由罗氏举办的2012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TML研究结果媒体解读会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徐建明教授就肠癌的发病以及直肠癌治疗相关研究等进行了全面的解读。

  上海肠癌发病率的情况接近美国 在国内排第一

  上海目前癌症恶性肿瘤的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中等水平,在我国则处于较高水平。上海居民常见恶性肿瘤中,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增速最为显著,发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初的12/10万增长到目前的56/10万,上升了3.67倍,年均增速超过4%,是上海居民发病上升最快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40年来,大肠癌在上海市常见恶性肿瘤中的排位也从第6位上升到第2位。1,1

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徐建明教授

  高发原因一:生活方式不合理

  “有数据显示,北欧每20个人中,从他/她出生到死亡就有大约1个人会得肠癌,这个数据很高,而在上海肠癌发病率的情况接近美国,因为上海人饮食偏好、生活习惯、生活节奏最接近西方人,西方人膳食结构普遍存在高蛋白、高脂肪、少谷物、少蔬果,食物比重不合理情况,以及身体活动程度明显减少、超重肥胖增多”,徐教授建议,除了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也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心态,“生活节奏慢一点,心态放平缓一点,这个病的发病率自然就会降下来”。

  高发原因二:上海的流行病学统计做的较好

  关于数据记录,徐教授解释,“在上海,中国流行病学统计做得比较好,因为上海是强制性登记地区。譬如某个医院登记一例肠癌,发现患者是上海市居民,之后就必须要报到CDC(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果没报到,会遭受严重的罚款。由于有着严格的登记制度,所以上海居民肠癌发病状况相关数据也一目了然。”

  高发原因三:早期筛查普及率比例低

  肠癌就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通过人群筛查手段来早期发现、从而降低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关于筛查,徐教授也表示“早期筛查非常重要。欧洲人这方面做得很好,小学生、中学生做肠镜很普及。而中国这方面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体检的时候做好便隐血和肠镜检查。”他同时呼吁广大中老年居民提高筛查意识,积极参与到评估和检测项目中。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