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视野:厄尔尼诺的肆虐
1998年,全球气候普遍出现异常,其重要原因是人们所常说的“厄尔尼诺”现象在作怪。
什么是厄尔尼诺?
厄尔尼诺现象也称为厄尔尼诺事件。根据世界海洋组织(WOO)的规定,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它的原意是“圣婴”。早在18世纪初,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们就发现每隔数年缇鱼的产量就锐减一次,而且锐减的时间呈现了很强的规律性,几乎都集中在“圣诞节”(12月25日)前后。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以此表示他们对耶稣基督的虔诚,其实这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
捕鱼量大减是因为太平洋海水温流向南美洲沿海回流,使海水温度突然升高。鱼群无法忍受这种热流,或丧生于汪洋之中,或流落到异国他乡,从人类首次注意到厄尔尼诺现象至今,已经经历了两个多世纪了。如今科学家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绝不仅仅只影响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而是发源于热带太平洋继而又波及三分之一乃至半个地球的一种大面积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是如何形成的?
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是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相互作用的结果。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一,而水域面积却占了四分之三。以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的太平洋为例,其面积就有17986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51100万平方公里的35%)。谈到大海人们自然会想到“无风三尺浪”这句话,也就是说海水是不断运动的流体、潮汐运动、海啸的暴发等都是海水永不休止运动的例证;但从宏观上说,海洋环流则是主要的运动形式之一。以太平洋为例,主要有南北两大环流。北部环流为顺时针方向,它由北赤道暖流、台湾暖流、北大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环流为逆时针方向,它由南赤道暖流、东澳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
此外地球表面还包有一层厚厚的气体,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气层。大气层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外大气层等。主要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对流层。大气也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流体,于是地球上出现了风风雨雨、电闪雷吗等气象万千的壮观景象。大气也可形成环流,在较大尺度内循环流动。由于大气层与海水表面直接接触,这两种环流(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就会发生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的有怎样的危害?
1957-1958、1972-1973、1976、1982-1983年发生了4次强厄尔尼诺现象,1982-1983年所发生的强厄尔尼诺现象实属罕见,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波及的范围也很广。据不完全统计,仅1982年一年就有1000余人死于这种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达80多亿美元,澳大利亚共损失了30多亿美元,捕鱼王国秘鲁的捕鱼量大幅度下降。就连远离太平洋的欧洲和非洲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四个温区,而且又地处太平洋西岸,因此厄尔尼诺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气候。数字表明,盛产于我国黄海和渤海的对虾产量与厄尔尼诺现象密切相关。每当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对虾的产量就明显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30%。发生强厄尔尼诸现象时,产量的下降就更为显著,平均下降幅度达70%之多。在最强的厄尔尼诺年1982年,对虾产量只有高产年份(1956年和1979)的1/7。
此外,1982年我国出现的南旱北涝现象,粮食减产数十亿斤,这也是由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我国的科学工作者还发现: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之后,次年湖南汛期的降水量偏多,其统计显著性水平在99%以上;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当年的夏季(6-8月份),东北地区的气温大都偏低(也有例外),次年的夏季气温较平均水平略低。由此可见,我国的气候也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范围之内。
如何防止厄尔尼诺?
人们已经认识到,除了地震和火山爆发等人类无法阻止的纯粹自然灾害之外,许多灾害的发生同人类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天灾八九是人祸”这个道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那么肆虐全球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呢?近些年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发生、程度加剧,是否也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有一定关系?有科学家从厄尔尼诺发生的周期逐渐缩短这一点推断,厄尔尼诺的猖獗同地球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全球变暖有关,是人类用自己的双手,助长了“圣婴”作恶。当然,要证明全球变暖对厄尔尼诺现象是否起了作用还需大量科学佐证。但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的结果,也可能产生一个更温暖的世界,这样,是厄尔尼诺现象引起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加快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就陷入了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
人类最终彻底走出“厄尔尼诺”怪圈,也许就取决于人类自己对自然的态度.1998年2月3日至5日,来自世界各国的100多名气象专家聚集曼谷,研讨对付“厄尔尼诺”的良策。科学家们认为,在预测厄尔尼诺现象方面,人类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少因“厄尔尼诺”造成的灾害得到了较为准确和及时的预测,使人类能够未雨绸缪。科学家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拯救大自然,也就是拯救人类自己。
要防止厄尔尼诺的危害,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拥有节能意识,过低碳环保的生活。保护植被,使用清洁能源等都是我们平时能够做到的保护环境的行为。
健康之初(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