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屁股上长"火疖子"了!警惕,它也许是肛周脓肿!!! - 健康之初


医生,我屁股上长"火疖子"了!警惕,它也许是肛周脓肿!!!

核心提示:人们通常所说的肛周“火疖子”又称肛周疖肿,是指一种在肛周皮肤表面毛囊组织及其所在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部位比较浅,一般多长在皮里肉外,范围较局限,约1厘米大小,中央有脓栓,出脓后就愈合。

近日来,肛肠外科门诊有一类病人特别多,他们来院时肛门处疼痛难忍,部分病人还伴有发烧,进门就说:“医生,我屁股上长了一个“火疖子”,快帮我挤掉!”


图片4.png


每当我们建议患者尽早手术切开时,他们都心存排斥,或许内心还痛斥我们是无良庸医,愤愤而去。但几日后,一般又会因为实在疼痛难忍,再次就诊,此时肛门处“火疖子”范围已非常大,部分患者已经出现高烧、心率加速甚至是意识模糊。


那为什么这类“火疖子”这么厉害呢?它到底是什么?


肛周“火疖子”与肛周脓肿的鉴别


首先,我们要区别一下什么是肛周“火疖子”和肛周脓肿:

人们通常所说的肛周“火疖子”又称肛周疖肿,是指一种在肛周皮肤表面毛囊组织及其所在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部位比较浅,一般多长在皮里肉外,范围较局限,约1厘米大小,中央有脓栓,出脓后就愈合。


肛周脓肿则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的持续性疼痛和肿胀。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肛周脓肿的形成通常是由于肛周感染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炎症进一步扩散和加重。一旦形成脓肿,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如切开引流或根治手术,以清除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肛周脓肿必须要手术吗?


肛周脓肿一旦确诊应尽快行手术治疗,以免感染进一步扩散。肛周脓肿的发病原理主要是由于局部肛隐窝处,有反复的感染,并且感染灶逐渐扩大,扩散到皮下后才形成的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如果不积极进行手术治疗的话,肛周脓肿的脓腔有可能进一步扩散而加重感染,甚至有可能蔓延至会阴部,以及直肠肩部间隙而导致疾病程度加重,也有可能影响之后手术的难度和愈合。


如何预防肛周脓肿?


个人卫生方面: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肛周,特别是肛门褶皱处,大便后更要仔细清洁。勤换棉质、透气性良好的内裤,确保肛周皮肤时刻保持干爽舒适,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排便习惯养成:养成定时排便的生物钟,例如每日晨起或饭后半小时尝试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严格控制在3-5分钟,避免长时间蹲坐马桶致使肛周压力过大。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吃菠菜、香蕉等蔬果与全谷类食物,每日保证6-8杯水的摄入,使大便松软易排,杜绝便秘,同时远离辛辣、油腻食物与过度饮酒。


肛肠疾病防治:积极关注肛窦炎、肛腺炎、痔疮、肛裂等肛肠疾病。一旦察觉肛门有坠胀、疼痛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诊治,通过坐浴、局部用药等手段控制病情发展,防止其恶化为肛周脓肿。


增强机体免疫:饮食上追求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合理摄取,如适当食用瘦肉、豆类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及各类新鲜果蔬。坚持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散步、慢跑或瑜伽等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保证充足睡眠:每日不少于7小时,避免过度劳累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全方位提升机体免疫力,降低肛周脓肿发病风险。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