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异物感、反复清嗓,慢性咽炎?这可能和胃有关系 - 健康之初


咽部异物感、反复清嗓,慢性咽炎?这可能和胃有关系

核心提示:咽喉反流性疾病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包括咽部、喉部、鼻腔、气管等部位),造成局部黏膜的损伤,表现为咽异物感、咳嗽、声嘶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类疾病。

频繁的清嗓,慢性的咳嗽,咽喉部的异物感,声音嘶哑,发音疲劳;睡觉时不适感会加重……

这些症状有点耳熟,莫不是慢性咽炎?

但是自行服用多种治疗咽炎的药物效果均不明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咽喉疾病可能与咽喉反流有关

咽喉反流性疾病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包括咽部、喉部、鼻腔、气管等部位),造成局部黏膜的损伤,表现为咽异物感、咳嗽、声嘶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类疾病。据统计,耳鼻喉科就诊的患者中,4% -10%与反流性咽喉炎有关,50%的患者的嗓音问题由反流性咽喉炎导致。最新的数据显示,许多喉部疾病,如肉芽肿、声带小结、声门下狭窄、喉癌、接触性溃疡等均与反流性咽喉炎有关。

为什么胃里的东西会“跑”到咽喉?

食管上括约肌、食管蠕动、食管下括约肌等对阻止咽喉反流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咽喉反流的患者通常有抗反流屏障的破坏,当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时,胃内容物更容易反流至咽喉部。

咽喉反流性疾病与胃食管反流病类似,主要是胃酸反流至咽喉部,胃酸损伤咽喉部粘膜,引起不适症状。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

咽喉反流性疾病常常被误诊、漏诊,发现以下症状时需警惕!

1、持续性清嗓:胃内容物刺激咽部黏膜引起咽部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造成咽部不适、异物感,患者为减轻症状而经常清嗓。

2、声音嘶哑:晨起重,白天逐渐减轻,这是咽喉反流性疾病引起声音嘶哑的特有症状。

3、咽异感症:咽异感症作为咽喉反流的一个主要症状很少单纯存在。

4、慢性咳嗽:慢性咳嗽常为阵发性,躺下后或进食后明显,或由于激烈咳嗽而从睡眠中惊醒。

5、阵发性喉痉挛:喉黏膜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当胃内容物反流至喉部,刺激喉黏膜可引起反射性喉痉挛。

6、其他症状:发音疲劳、咽喉疼痛、痰多、口臭、呼吸不畅、吞咽不适感等。

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应到医院行喉镜检查并填写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FS),进行初步诊断,以明确是否存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2329.jpg

与咽喉反流相关的疾病

越来越多的研究及文献报道,反流相关疾病可能有:

喉层面:咽喉炎、声带息肉、声带白斑、喉癌

喉咽层面:舌扁桃体肥大

口咽层面:腭扁桃体肥大

鼻咽层面:咽扁桃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

鼻腔层面:鼻炎、鼻窦炎

气道层面:气管炎、哮喘、肺炎

全层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治疗

一般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是指要求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常见的有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餐后半小时内保持直立并适量活动;减少抑制胃肠蠕动食物的摄入(咖啡、巧克力、浓茶等),高蛋白、高纤维、低脂饮食,避免睡前进食,咀嚼口香糖以促进唾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等。

药物治疗

针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首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其原理是 PPI 能够抑制胃壁细胞的 H+-K+-ATP 酶,继而减少胃酸的分泌,降低反流事件的发生率及降低反流物的酸性达到治疗咽喉反流的效果。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咽喉反流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无效或存在危及生命并发症时的治疗方法。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加强食管下括约肌的张力,从而增强抗反流屏障。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