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不吃肉就行?他人瘦不吃肉,血脂还是高!他忽略了这件事
“给你开点他汀,血脂高回家要坚持吃药!”医生叮嘱患者说。
“血脂高不就是血液里的油多了点,我以后少吃肉不就行了!能不能不吃药?”患者赵先生说,言语中透着对吃药的抵抗。
“少吃肉也不行,你看我很瘦吧,从来不吃肉,血脂还是高!”候诊的王大爷忍不住插上一嘴。
听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就开始疑惑了,我们平时看到的高血脂患者,一般都是饮食油腻、肥胖的人群,为什么体形瘦削、一直吃素还会高血脂呢?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一、高血脂
高血脂是很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可远远不止像患者赵先生说的“血液里的油多了点”那么简单。人体的血脂主要由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以及游离的脂肪酸构成,临床检查主要是依靠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这4个指标来衡量,具体的控制水平如下:
l 总胆固醇水平介于2.8~5.17mmol/L之间;
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大于1.04mmol/L;
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小于3.4mmol/L;
l 高危人低密度目标是小于2.6mmol/L;
l 极高危人低目标是小于1.8mmol/L。
高血脂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出现视力下降、晨起后头蒙、身体皮肤出现黄色斑块或者结节、腿部麻木或者抽筋等表现。
血脂异常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就像掺杂了各种垃圾的污水在下水道里流动,很容易堵塞血管。另外,血脂异常升高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诱发血栓,导致血管狭窄、堵塞,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心梗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
二、人瘦、不吃肉,为什么血脂还是高?
王大爷在3年前被查出了高血脂,他身高163,体重只有120斤,体型算得上是非常瘦削了,而且王大爷一直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不吃肉。在确诊之初,他也特别疑惑自己很瘦、又不吃肉,为什么血脂还是高呢?
确实,大多数的高血脂患者都是饮食过于油腻、体型肥胖、长期久坐不运动的,他们主要是甘油三酯异常水平比较突出,因为人体的甘油三酯受饮食、生活方式的影响大一些。
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饮食合理、体重在合理范围内,甚至还长期规律运动的人群被诊断为高血脂,比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的患者,由于人体胆固醇受饮食的影响比较小,即使控制好饮食,也只切断了30%的胆固醇来源,剩下70%——肝脏产生的仍然在“祸害”人体。
也就是说,高血脂并不是肥胖、食肉人群的专属,体型瘦削、饮食清淡的人确实也会出现。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为什么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1、基因层面上的差异,比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这种基因的存在会影响胆固醇的合成和清除速度,据统计,大约每500个人中就有一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2、年龄逐渐增大。身体逐渐衰老,各方面机能下降,尤其是代谢能力大幅下降,清除胆固醇、甘油三脂的减慢,高血脂也就随之而来了。
3、饮食结构不均衡。有些人虽然平时不吃猪肉、牛肉等这些肉类,但是会吃猪肝、鸭肠、鸡肝、鸡心等动物的内脏或者在制作菜肴时加入大量的花生油、菜籽油等食用油。长期吃动物内脏或者摄入的食用油过多,同样会升高人体胆固醇导致高血脂。
王大爷虽然是一位素质主义者,但平时炒菜确实会放很多油,再加上他的老父亲也有高血脂,他被确诊为高血脂也并不奇怪了。
三、科学降血脂,做到这几点很重要
1、饮食上做到会吃饭。清淡饮食是必须的,无论是否吃肉,都要保证每天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从豆制品、奶制品以及鱼虾、禽类肉中选取;新鲜的蔬果、粗粮杂豆也应该是每顿饭的主角。膳食结构合理,是从源头防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的一种方法。
2、日常规律运动要坚持。运动能够提供人体的代谢能力,尤其是50岁之后,身体逐渐进入“慢速度”的运转状态,坚持规律的运动可改善人体血脂水平。
3、用药方面要科学合理。如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仍不能将血脂控制好,及时用药是肯定的。目前来说,他汀类药物是调节血脂的首选,患者务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