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与以下4个误区有关,自测有几个?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也不断的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不健康:久坐不动,熬夜,长期吃外卖,喜食大鱼大肉类的食物,撸串喝酒等。
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慢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经平均至每4个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统计显示,我国超过2.6亿人确诊为慢性病,并且慢病的每年额医疗费用超过5千亿美元。
对于高血压患者个人来讲,最常听到的就是:为什么我按时吃药了,但是我的血压就是控制不住呢?对于血压控制不住的患者,多少都有一些治疗的误区,可以对比一下,自己究竟有几个?
1.控制血压是个人的事情
很多人认为控制血压只是高血压患者个人的事情,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只是高血压个人注意的话,是很难的。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患者需要“戒烟限盐”,每天摄入的食盐不能超过5g,但是如果全家都是“重口味”,做饭必然会比较咸,那高血压患者的限盐必然会成为一句空话。
吸二手烟会导致冠心病及卒中的风险增加20-30%,因此即使糖尿病患者不吸烟或已经戒烟,家人或朋友抽烟,依然无法消除心血管的危险因素。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因此,不仅高血压患者自己,其家人同样要“戒烟限盐”,才能帮助高血压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
2.凭感觉估算血压
很多人被确诊为高血压,或者因为高血压引起各种疾病住院时,医生咨询个高血压多少年了,都很肯定的说,身体很好,没有高血压。
很多人认为高血压一定会出现不适,其实并不是,一般高血压初期是没有任何不适的,出现不适症状,已经对身体造成损害,并且很难再逆转。因此保持每年的体检非常的重要,并且30岁以后至少每年监测2次血压,确诊高血压后,无论服用何种药物,都要经常测量血压。
3.不愿服用降压药或者不规律服用降压药
很多人确诊为高血压后,不愿意服用降压药,即使出现了症状,医生要求必须服用降压药,也还是服服停停,就是担心服用药物会出现不良反应。也有人担心出现“耐药性”,确诊后不愿意服用“好的降压药”(长效降压药)。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确诊之后服用长效降压药,可以使血压控制平稳,并且减少降压药服用的次数,提高依从性。
4.自行选择降压药,并且不了解降压药的副作用
降压药都会有不良反应,因此同一种药,不同的人使用效果是不一样的。
①“普利”类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干咳,如果干咳不能耐受,不建议使用止咳药,可以换成沙坦类的降压药。
②“地平”类的药物容易引起踝部水肿,不耐受可换药,不建议盲目使用补药及利尿剂。
③“洛尔”类的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动过缓,用药期间需要监测心率,对于心动过缓的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用!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