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内治外治成果显著,中医治疗避免截肢 - 健康之初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内治外治成果显著,中医治疗避免截肢

核心提示:中医治疗糖尿病足!

众所周知,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年发病率约为 2 ~ 3%。糖尿病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创伤性截肢的首要原因。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是否会有一定优势?今天来聊聊这个话题。

微信图片_20200812094703.jpg

糖尿病足的危害

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溃疡及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截肢的概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40 倍,约有1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约有 85%的截肢由足溃疡引发的,糖尿病足严重者可致残、致死,可见危害极大。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认知

糖尿病足属中医消渴、脱疽、脱痈、坏疽的范畴,其主要表现为下肢,特别是脚趾的疼痛、溃烂。

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足有独特的认识,《灵枢·痈疽》提出: “发于足指,名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宋代《卫生家宝》指出: “消渴患者可以足膝发恶疮,致死不救。”元代《丹溪心法》记载了消渴病脱疽的典型临床症状,曰: “脱疽生于足指之间……初生如粟黄泡一点,皮色紫暗,犹如煮熟红枣,黑气蔓延,腐烂延开,五指相传,甚则攻于脚面,犹如汤泼火燃。”清代《医宗金鉴》记载: “此证多生足指之间……未发疽之先,烦躁发热,颇类消渴,日久始发此患。

糖尿病足的病机,目前多认为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为主,标实责之血瘀、气滞、寒凝、热 ( 火) 毒、痰浊、湿热等。营卫运行不畅或发生阻滞,则在局部出现痈肿疾患。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因有劳逸失度、情志内伤、先天禀赋不足、跌扑损伤、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


中医如何治疗糖尿病足?

中医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主要分为内治和外治两种方法。

中医内治法

辨证论治和分期论治为中医内治法治疗糖尿病足的常用方法,两种方法在糖尿病足的治疗中都能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将糖尿病足分为 5 个证型,①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证: 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治法,给予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②湿热毒盛证: 以清热利湿、活血解毒为治法,给予四妙勇安汤合茵栀莲汤加减; ③气血亏虚,湿毒内蕴证: 以益气养血、清化湿毒为治法,给予当归补血汤合二妙散加减; ④肝肾阴虚、痰瘀互阻证: 以调补肝肾、化痰通络为治法,给予六味地黄丸加减; ⑤脾肾阳虚、经脉不通证: 以温补脾肾、活血通脉为治法,给予金匮肾气丸加减。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对于糖尿病足有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常用的外治法有熏洗足浴、清创术、艾灸、针刺、敷贴等。熏洗疗法能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供血,促进创面愈合,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便等优势;中药足浴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足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抑制糖尿病足的病程进展,降低或避免西药的毒副作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敷贴疗法常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针灸能够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临床上根据糖尿病足患者病情辨证选穴施治,往往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中医外治弥补了内治法针对性弱的缺点,外治法更能针对局部溃破面,对糖尿病足的愈合起到了辅助作用。

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分期论治的内治法和薰洗疗法、足浴疗法、推拿按摩等外治法以及多种方法共用的综合疗法,极大地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降低了截肢率和死亡率,延缓了病情的进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足中的独特优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足仍存在一些缺陷,中医对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没有统一的论述,对糖尿病足分型以及治疗规范等都缺乏统一,或许推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是更好的一个方案。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