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病因,中医早已找到?血瘀导致糖尿病!降糖不如化瘀? - 健康之初


糖尿病的病因,中医早已找到?血瘀导致糖尿病!降糖不如化瘀?

核心提示:糖尿病的病因,中医早已找到?血瘀导致糖尿病!降糖不如化瘀?

 糖尿病的病因一直是一个难题,困扰着医学界。在中医看来,糖尿病属于消渴病的范畴,因此针对消渴病的病因,古代医家摸索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其中,《中医内科学》将消渴分为燥热伤津型 、阴精亏虚型、脾胃气虚型、气阴两虚型 、阴阳两虚型、瘀血阻滞型进行辨治。虚的理论我们已经探讨过, 瘀血阻滞的理论却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微信图片_20200812094703.jpg


瘀血阻滞的病机
中医有“百病皆有瘀”的说法, 可见瘀血为病之广泛。
血瘀导致消渴早在《血证论》中就有论述:“瘀血在里则口渴……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 , 是以为渴 , 名曰血渴, 瘀去则不渴矣” 。《素问·经脉别论》记载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厥论》记载 :“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 。”若因各种原因如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 ,忧思恼怒等因素损及脾脏导致脾失健运,引起水谷 、津液 、气血等运行异常, 则可产生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障碍性疾病。
血瘀是如何导致消渴的呢?其可能机理在于:一是津血同源, 互为滋生 , 阴血不足,脉道不充 ;二是燥热消烁津液,耗伤阴血,血行不畅,瘀血停滞 ;三是阴虚津亏,伤及阳气,鼓动无力 ,瘀血内停;四是久病入络,气血不畅而成瘀 。
另有医家则认为主要由气阴两虚导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推动无力则血行不畅 ,血流缓慢而成瘀血,即所谓“气虚浊留”;阴虚火旺 ,煎熬津液 , 津亏液少则血液黏稠不畅亦可成瘀,即所谓“阴虚血滞” 。


血瘀在消渴病中的发展
消渴病血瘀证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病理产物,血瘀存在于消渴病发病的全过程,因此消渴病的不同阶段,血瘀证兼夹的病机证型存在着差异性,大致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湿血瘀和瘀血气滞四个时期。
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脾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血液运行不畅,停滞于脉中,形成瘀血。情志失调长期处于思虑、郁怒、忧愁之中,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扰乱气机,气机不畅,阻碍血液运行,瘀血内生。加之早之气虚渐致气滞,阻碍气机,使瘀更重。 脾气不足的早期阶段,若不能及时干预,则脾胃损伤加重,脾失健运,湿聚痰凝,痰浊内生。消渴缠绵不愈,病久入络,血络瘀滞,脏腑血脉痹阻,引起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加之正气渐衰,脏腑功能紊乱,终而全身功能障碍。瘀阻络脉是消渴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病基础。


从瘀论治的治疗
古有“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等说法,消渴病程漫长,而且并发症层出不穷,发展到血瘀阶段不难理解。临床上针对这一病理因素,西医常采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来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则采用针对病因,针对症状,标本兼治,在治疗的主方中常配有活血化瘀之品。针对消渴病血瘀症的不同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的药物来治疗。如在主方的基础上配三七、茜草、牛膝、鸡血藤等,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