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容易感到饿,但是吃多了又怕血糖高,怎么办? - 健康之初


糖尿病人容易感到饿,但是吃多了又怕血糖高,怎么办?

核心提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饮食控制,很多人只是单纯的控制了进食的量,而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进食的质。所以,饥一餐饱一餐的而自己却并不知道。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每天摄入的热量,医生一般会说少吃多动,看似简单的几句话,但是执行起来却很困难,因为很多糖尿病人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少吃点血糖到是降下来了,但是没一会就饿了,有时候还会发生低血糖,吃多了血糖就蹭蹭涨,真是很难掌握

,我们今天就先来了解一下糖尿病人如此频繁饥饿的原因是什么?

饥饿感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1、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进入血液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这时人体会缺乏能量

2、高血糖导致肾糖阈,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

3、葡萄糖摄取障碍,蛋白质、脂肪被大量分解,从而使机体处在饥饿状态。

血糖控制不好也会引起饥饿感

1、低血糖产生饥饿感

血糖太低会导致脑细胞缺乏能量,身体表现为运行乏力,这时大脑会发出指示让人主动进食,低血糖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严重的饥饿感,轻者出现头昏、心慌、饥饿感,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引起昏迷或死亡。

2、高血糖可引起饥饿感

血糖过高也会引起饥饿感,原因是胰岛素不足无法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分不能被送入机体细胞,身体的细胞处于饥饿状态,细胞缺糖的刺激信号不断传入大脑,从而使大脑发出进食的指令。

简单的说就是,能感觉到饥饿是因为能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一个警告,人体能量绝大部分都是葡萄糖供应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从尿汗液等途径流失,使得血糖利用下降,也就说跟正常人比可以利用的血糖少了,所以会产生饥饿感。

786008488.jpg

那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进食呢?

糖尿病患者总是出现饥饿感主要是因为糖利用不好。糖尿病是由胰岛细胞受损引起的,而胰岛细胞所分泌的胰岛素是分解葡萄糖的酶,因为胰岛素的减少人体不能将糖转化为能量补充自身消耗,于是只能反复出现饥饿感,催促患者进食。

但如果采取一饿就吃的方式,就会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血糖越进不了细胞,人就越饿,越饿越吃,血糖就越高,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
因此,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建立合理膳食结构,切断高血糖来源,补足必需营养,即“稳定血糖,增补营养”。

饮食控制

①减少细粮摄入,多增加一些纤维食物。如荞麦面、玉米面、绿豆、海带等。

②适当多吃些低热量、高容积的蔬菜。如西红柿、菠菜、黄瓜、大白菜、油菜、豆芽、韭菜等等。

③少吃多餐也可以解决“饿”的问题。建议患者将每日饮食总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时进餐1次,睡前一两小时再少量加餐。

心理疗法

人的饮食量与饮食习惯有关,在不影响营养基础上的饥饿感,通过一段时间的忍耐适应,是可以缓解的。尤其是在糖尿病治疗的前期过程中,前两天因饮食控制出现“饿”是正常的,因为人体从以前的饮食习惯过渡到控制饮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患者心理上必须克服。也建议患者在控制饮食时。逐渐减少主食的摄入,不要一次减少过多,出现饥饿难忍的状态。

实时监测

建议糖友每天做自我监测,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才会知道自己该吃什么,是否吃对。

654343660_medium.jpg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