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自疗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岔气”,从中医病理分析是跌闪腰筋,气滞血瘀,经络不通所致。西医病理分析,急性腰扭伤多引起腰部肌肉、筋膜、韧带、关节等组织的撕裂伤,使部分肌腱、韧带纤维断裂,脊椎小关节错缝,滑膜嵌顿绞锁。损伤后局部软组织渗血,深部形成血肿,局部疼痛,肌肉痉挛。如不及时治疗,深部形成纤维化,最后形成瘢痕、粘连,致使血液循环受到障碍,局部肌肉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由急性腰扭伤转变成难以治愈的慢性腰痛腰部急性损伤包括肌肉、韧带损伤及关节扭伤等,90%发生于腰骶部和骶髂关节。腰骶部为人体躯干连接下肢的桥梁,负重大,活动多,在运动中遭受外伤的机会也多,常见的损伤有腰肌拉伤、棘间韧带捩伤、小关节扭伤、小关节滑膜嵌顿或者轻度绞锁、骶髂关节扭伤。
一、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因腰痛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有关,而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行于背部。推拿疗法能调整机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散瘀,解除痉挛,消肿镇痛,理筋正骨,达利关节,分离粘连,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伤病组织的修复,使机体尽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1)揉法:术者以右手掌根紧贴在腰部压痛处做旋转按摩,由轻渐重,使力量达深部软组织约5分钟。
(2)点按:在按摩的基础上,术者用拇指指腹按压腰部痛点,由轻渐重,使力量直达深部组织,按压时需有间歇性放松,使局部恢复血循环,以免加重损伤,即所谓的“压痛点强刺激法”。
(3)提拿腰部诸肌:用双手拇指和其余四指腹对合用力,提拿方向与肌腹垂直。从腰1起至腰骶部臀大肌,由上而下、先轻后重、先健侧后患侧地进行。重点要放在腰椎棘突两侧骶棘肌和压痛最明显处。反复提拿约3min。
(4)推揉舒筋法:以掌根或小鱼际肌着力,在腰部病变部位作半环揉压。从上至下,先健侧后患侧,边揉边移动,使腰部皮肤感到微热为宜(约2min)。然后术者立于病员右侧,以右手掌根部和小鱼际肌处紧贴病员腰部皮肤,掌根用力,沿脊柱作鱼摆尾式推揉,由下而上,先健侧后患侧,重点放在患侧。反复推揉8~12次。
(5)斜搬腰法:患者侧卧,两手交叉于胸前,上侧肢体伸直,下侧肢体髋、膝屈曲,术者站于病员背后,一手握住病员手腕部,另一手拇、食二指紧紧抓住病员裤腰带,用掌根和小鱼际肌紧紧按住病员臀部,双手配合先轻轻晃动几下,使病员有思想准备,然后一手用力将患者肩部向后固定,另一手将臀部推向前方,此时可听到发自腰部的“咯嗒”响声,这是手法成功的重要标志。
(6)震抖:患者原体位不变,双手抓握床头,全身肌肉放松。术者站于患者足后,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用力牵拉震抖,将患者身体抖起呈波浪形,连续做3~5次。
经过以上手法治疗有效后,患者腰部肌肉痉挛即可缓解,疼痛症状减轻。患者可站起做轻微的腰部活动。如患者疼痛症状仍十分明显,可根据情况重复以上治疗手法。患者康复后一定要加强腰部的柔韧性以及腰腹肌力量的练习,以免腰扭伤的复发。
各种手法各有功效,若患者疼痛局限以点按为主,疼痛广泛则以弹拨、点揉为主,各种手法配合得当,效果更好。上述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易行,疗效可靠,见效快,值得推广。
二、针灸治疗
处方穴位:肾俞、环跳、承山、后溪、人中、腰痛。
用法:除人中外,均取两侧,用泻法,留针15分钟,其间运针4次。每日一次。肾俞针后加灸。
治疗原则:急性腰扭伤常因骶棘肌或棘间韧带等腰部软组织损伤而致气血瘀阻、经脉不通。故其治疗大法,当疏通经脉,调和气血,平调阴阳。根据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之部位、病位当在督脉、足太阳和足少阳经脉。
选穴原理:
首先,采用循经取穴,故选督脉的人中,足太阳经的肾俞、承山,手太阳经的后溪,足少阳经的环跳。
第二,取腰痛专穴。
第三,将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则疗效更强。
第四,根据各特定穴的作用取穴。
“肾脉贯脊”,取肾俞,局部配以环跳能调益肾气,主治腰腿痛,灸之能激发肾中阳气,祛除寒湿;膀胱经挟脊抵腰络肾,循经远取承山,能通调足太阳经气;后溪穴为足太阳经同名经的俞穴,针刺可疏通太阳经气;人中穴与督脉相通,能利腰脊而治疗急性腰扭伤;腰痛穴为经验穴,在手针中称为腰痛点,病在足太阳、足少阳经脉而致腰痛者,临床疗效显著。采用泻法,目的在于使滞气瘀血迅速得以通调。临床实践表明,只要施术手法得当,疗效十分满意。
三、自制药酒
1、跌打风湿药酒
[药物组成] 勒党根75g 小颗蔷薇根7.5g 山花椒根40g
[功能主治] 散风祛湿,活血止痛。用于急性挫伤,风湿性关节痛,腰部劳损。
[用法用量] 急性扭挫伤,口服。首次l00ml,以后每次50ml,每日二次。同时适量外擦。风湿关节痛,腰部劳损,晚睡时服l00ml,或每日二次,每次50ml。二十日为一疗程,病重者可连续服一二个疗程。出现咽喉燥热,停药数日后,可继续服用。
[制备方法] 上药用三花酒(50度白酒)0.5L浸半个月后即可用。
[资料来源] 《中药制剂汇编》
2、栀黄酒
[药物组成] 栀子60g 大黄 乳香 没药 一支蒿各30g 樟脑饼1个(约7g) 白酒适量
[功能主治] 治疗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挫伤,撞伤,无名肿毒,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 以软组织损伤的范围、疼痛面积的大小,剪相应大小的敷料块浸入药液,拧成半干,敷于患处,再盖以敷料,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一次,轻者一二帖愈。重者二至四次即愈,用四次以上无效者则停用。
[制备方法] 将上药装入瓶内,加白酒适量(以淹没药物为度)浸泡二星期,密闭。
[注意事项] 禁内服,孕妇慎用。
[资料来源] 《四川中医》1986,(6):21
3、土鳖虫酒
[药物组成] 土鳖虫七个 白酒30ml
[功能主治] 闪腰挫伤。
[用法用量] 上酒分作三分内服,一日三次。
[制备方法] 先将土鳖虫焙干,白酒泡浸一昼夜后,去土鳖虫渣。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资料来源] (河北中医)1984,(3):29
按:土鳖虫即廑虫,始载于(本经),具有破坚逐瘀,疗伤止痛的功效,故人酒能治闪挫。
4、建曲酒
[药物组成] 建曲lOOg 黄酒200g 白酒200ml
[功能主治] 急性腰扭伤。
[用法用量] 每日一次,每次50ml,也可依自己酒量饮用。
[制备方法] 上三味共合一处,泡两小时即成。
[资料来源]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2):39
按:建曲常用于消化不良症,用治腰痛者甚少,查李时珍《本草纲目》有:“闪挫腰痛者,煅过淬酒温服有效”的记载。
5、神曲酒
[药物组成] 神曲
[功能主治] 治挫闪腰痛,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 服后仰卧片刻,见效再服。
[制备方法] 陈久神曲一大块,烧通红,淬老酒,去神曲。
[资料来源] 明·《普济方》
6、穿山龙药酒
[药物组成) 穿山龙600g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扭腰岔气,风温证等。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服lOml,每日二次。
[制备方法] 取穿山龙切成片,加50%乙醇1000ml,(或白酒1000ml浸泡十五日,过滤,滤过液放置室温下,静置48小时,再过滤,得滤液分装,每瓶100ml或200ml。
[资料来源] <<辽宁医药>>增刊1975,(2)
四、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偏方验方
验方1 车前子麻黄
【处方组成】车前子15克,麻黄6克,荆芥、土鳖虫、牛膝各9克,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主治急性腰扭伤(瘀阻经脉)。
验方2 红花木瓜
【处方组成】红花9克,桃仁9克,羌活9克,赤芍9克,炒杜仲15克,川断9克,木瓜9克,小茴香9克,破故纸9克。以黄酒为引。
【用法用量】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饭前服用。
【功能主治】补肾壮腰,理气止痛。主治急性腰扭伤。
验方3 大黄丹参
【处方组成】生大黄30克,丹参20克,槟榔15克,生姜l0克,三七6克(研末冲服)。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晚2次用黄酒送服。每日1剂。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腰扭伤。
验方4 蛰虫
【处方组成】蜇虫若干个。
【用法用量】研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末1.5克,用红花酒或白酒30~50毫升送服。每天1次,一般3~5天痊愈。
【功能主治】主治腰扭伤。
【宜忌】每次用量不宜超过1.5克,孕妇忌用。
验方5 丹皮杜仲
【处方组成】丹皮、杜仲、赤芍、川续断、延胡索各15克,泽兰、牛膝、红花、桃仁、苏木、台乌药各10克,三七、乳香、没药各9克,生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腰扭伤。
验方6 地鳖虫当归
【处方组成】地鳖虫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鹿角霜15克,川续断15克,当归12克,川芎9克,鸡血藤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活血止痛,接续筋骨。主治急性腰扭伤,气滞血瘀,兼肾虚者。
【加减】腰部无明显痛点、气滞甚者,加香附、乌药各10克;腰部刺痛固定,血瘀甚者,加田三七3克,延胡索15克;扭伤反复发作,腰酸痛无力者,川牛膝易怀牛膝,加熟地、杜仲各15克,补骨脂12克。
五、足部按摩法
急性腰扭伤要按反射区:外肋骨、腰椎、骶椎、尾椎、外尾骨、髋关节、内尾骨、股关节、泌尿系统。
急性腰扭伤加强按摩部位:外肋骨、髋关节、股关节。
1、外肋骨:在脚背三四趾往后跟延伸快到踝关节前方有一肉球凸起感觉,用手按下去有一条直沟是外肋骨反射区。按摩时扣住微凸的肉球后,定点扣按。
2、腰椎:在双脚内侧大拇趾往下延伸有一长条形骨头,前面骨头有圆弧度弯曲是胸椎反射区,再往下骨头会有一根较直骨头为腰椎反射区。按摩方向是由上往脚后跟推。
3、骶椎:在双脚内侧大拇趾往下延伸有一长条形骨头,前面骨头有圆弧度弯曲是胸椎反射区,再往下骨头会有一根较直骨头为腰椎反射区,再往下会有稍为转弯的骨头为骶椎反射区。按摩方向是由上往脚后跟方向推。
4、尾椎:在双脚内侧大拇趾往下延伸有一长条形骨头末端,在踝关节下方是尾椎反射区。按摩方法是定点揉按。
5、外尾骨:在双脚外侧,脚后根L形骨缘上方,按摩方向是顺L形脚跟外侧推到脚后筋的方向。
6、髋关节:在双脚外侧踝关节凸出半圆形下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半圆形浮起的筋,按摩方向是从脚外侧踝关节上方推向后脚筋的地方。
7、内尾骨:在双脚内侧,脚后根L形骨缘上方,按摩方向是顺L形脚跟内侧推到脚后脚筋的方向。
8、股关节:在双脚内侧踝关节凸出半圆形下方,用手触摸时有一半圆形浮起的筋,按摩方向是从脚内侧踝关节上方推向后脚筋的地方。
健康之初(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