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囊肿偏爱这条经络!3个关键穴位每天按,疏通经络,扫清“疙瘩”
在体检报告中,“结节”二字频频出现——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中医认为,这些结节的形成与足少阳胆经的淤堵密切相关。足少阳胆经在人体两侧,贯穿头面、胸胁、腰腹,是人体重要的排毒通道,一旦淤堵,痰湿积聚、气血不通,便会在相应部位(甲状腺、乳腺、肺、肝胆以及女性的卵巢、子宫等)形成结节、囊肿。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足少阳胆经上3个关键穴位——五枢穴、腹哀穴、章门穴,经常按揉,可以疏通足少阳胆经,帮助缓解身体里的结节、囊肿。
五枢穴
位置:五枢穴位于下腹部,髂前上棘内侧,平脐下3寸处。取穴时,往肚脐下量4横指距离,水平与腹股沟交界处即是。
作用原理:五枢穴是足少阳胆经与带脉的交会穴。带脉环腰一周,约束纵行诸经,与女性生殖系统关系密切。
刺激五枢穴能通调带脉、疏利胆经,改善下焦气血循环,对妇科结节、前列腺增生及甲状腺结节(通过经络联系)都有调节作用。现代研究表明,刺激五枢穴能调节内分泌,减少异常组织增生。
如果按压五枢穴有非常明显的压痛感,则说明五枢穴有淤堵。五枢穴淤堵会导致小腹疼痛、腰胯疼、下肢寒凉,还会产生良性的结节,结节长到一定大小容易导致骨盆偏移,在走路时会对膝关节、踝关节造成损伤。
按摩方法:平躺后双手抱住膝关节,分别尽最大角度向上、外上、内上方屈膝,八拍为一小节,完成后用拇指指腹按揉五枢穴3-5分钟,一天可重复多次。如果觉得用手按摩力度不够,可以用砭石或按摩梳代替。
腹哀穴
位置:腹哀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取穴时,先找到肚脐(神阙穴)上方3寸(约四横指)处,再向两侧旁开4寸(约五横指)即为腹哀穴。
作用原理:腹哀穴属足少阳胆经,邻近脾胃,具有健脾和胃、化痰祛湿的作用。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痰湿内生,痰湿与气血搏结则形成各种结节。
刺激腹哀穴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消除痰湿这一结节形成的病理基础,尤其对腹部和肺部的结节有预防和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如果按压腹哀穴有痛感,说明中焦有淤堵。腹哀穴按摩方法有以下三种。
①用掌根或掌指关节轻柔按揉,配合呼吸,吸气时放松,呼气时稍加力度按压。每次按摩2~3分钟,每日2次。
②双手搓热后捂在腹哀穴处,温养脾胃。
③用刮痧板在腹哀穴附近由人体正中线向外刮动,一分钟刮动20-30下即可。
章门穴
位置: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肋骨最下端)下方,约肚脐水平线的侧方。双肘弯曲夹住两胁,肘尖和肋骨交界的部位即为章门穴。
作用原理:章门穴是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具有疏肝利胆、理气散结的功效。肝胆互为表里,胆经淤堵常伴有肝气郁结,表现为胁肋胀痛、乳腺增生。
刺激章门穴能同时调节肝胆两经,促进胁肋、乳腺部位的气血流通,防止气滞血瘀形成结节。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顺时针方向揉按3-5分钟。配合深呼吸,呼气时适当加压,每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按摩这些穴位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结节,但对于已经形成的较大结节或短期内快速增生的结节,应及时就医,配合专业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