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孤僻 孤寂感者易忧郁 - 健康之初


孤寂≠孤僻 孤寂感者易忧郁

核心提示:孤寂感与就业、婚姻生活、居住情况有关,也就是说,待业者、离婚、丧偶者、独居者是形成“社会孤岛”的高危险族群。因此远离孤寂感,可以建立起“三五成群”防护网,一起冲破“社会孤岛”阴霾。

  孤寂≠孤僻?调查发现,台湾有近600万人,过去1年曾感到孤寂,除失业、离婚族群外,年长者孤寂感指数逐年增高,更是值得重视。医师指出,孤寂感程度越高,精神健康指数就越差,特别是若有孤寂感却不能有效改善,1年后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及忧郁情绪,千万不可轻忽。

  孤僻与孤寂不同 网络族恐有风险

  精神健康基会召集人、精神科医师杨聪财指出,孤僻与孤寂不同。孤寂是指孤单寂寞的心态,通常渴望与人交往,也不存在厌烦他人、对他人有戒备的心理,在与人交际时一切如常,绝不会有做作使人感到不舒服的表现。

  而孤僻则是一种人格表现缺陷,尽管自视甚高,常显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但内心虚弱,害怕被人刺伤,因而不愿与人交往,在不得不与人交际时,也显得行为怪僻、奇特和做作,常会给人一种神经质的感觉。

  临床发现,年轻族群沉迷于网络游戏,常活在自我世界中,不仅容易造成亲子、同侪关系疏离,甚至易有暴力倾向,也可能合并忧郁、焦躁等情形,从日前北捷郑捷疯狂杀人一案分析,就是孤寂感风险所诱发社会问题的最好例证;调查进一步发现,寂寞容易要人命,特别是年纪越大、压力越大,对未来就越不乐观,幸福感就越偏低,容易有忧郁及自杀意念浮现。

  精神健康基金会董事长、台大医学院精神科名誉教授胡海国指出,孤寂感与就业、婚姻生活、居住情况有关,也就是说,待业者、离婚、丧偶者、独居者是形成“社会孤岛”的高危险族群。

  高压力低幸福 社会孤岛高危险群

  特别是高压力低幸福感,更是影响孤寂的隐形杀手;在临床上容易呈现睡不好、身体不舒服、头晕、心跳快、呼吸不顺、肠胃障碍等种种自律神经受影响的症状,这就是压力过大下的不良身心反应,更是身心困扰产生的重要因素。

  精神健康基金会调查发现,独居者、离婚丧偶者,前者因为独自居住,后者则是缺乏伴侣,比较能够被理解为何会产生孤寂感,不过,値得注意的是,待业者也容易产生孤寂感,推测是因为没有工作,对求职感到焦虑、压力,加上自卑心态作祟,而不愿意跟他人互动、容易自我封闭。

  孤寂感者 1年后会增加忧郁症发生率

  研究发现,过去5年曾有过孤寂感者,预测1年后会增加忧郁症发生率。而有孤立感者,在1年后自杀意念也会增加。因此远离孤寂感,建议策略上可掌握,包括有:接受它、寻求自我发展与了解、建立支持网络、疏离或否认、宗教信仰与增加活动量等;建议可透过周遭亲朋好友,及邻里街坊间的主动关怀,建立起“三五成群”防护网,一起冲破“社会孤岛”阴霾。

  三五成群 远离孤寂4招:

  1.走入人群:鼓励参与休闲活动,如看电影、社团活动、聊天、散步、运动健身等,或参与美术绘图与制作手工艺品,激发想像力与创造力,同时训练手指与关节的灵活度等。

  2.心胸开阔:藉由运动,排除心理困扰的问题。避免过度使用网路与电玩成瘾,并加强师生与亲子间的互动关系,及针对老人的怀旧团体治疗,降低老人寂寞,并提升生活满意与生命价值。

  3.支持团体:鼓励情感表达与抒发,建立亲友网络,透过他人或团体互动,提供社会支持,将引导个案解决问题,缓解压力,增加自我适应能力。

  4.宗教力量:包含宗教信仰如诵经、祈祷会等,以及参与音乐治疗活动,如乐器演奏与音乐欣赏等,达到抚慰心灵的效果。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