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主流降血糖药物及适应人群
临床上一般用来降血糖的药物有四大类:分别是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每种药物在降血糖时的机理都不一样,所以用药后对机体产生的副作用也不一样。掌握每种药物的适应人群有利于用药的准确性及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第一类:磺脲类
代表药物: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苯脲(优降糖)
作用机理:通过作用于胰岛B细胞的受体来促进胰岛素释放,但其降血糖作用要依赖于尚存活的胰岛B细胞组织。
适应人群:
(1) 2型糖尿病病人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
(2) 2型糖尿病病人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20~30U以下;
(3) 2型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磺脲类药。
第二类:双胍类
代表药物:苯乙双胍(降糖灵,DBI)、二甲双胍(降糖片,美迪康,迪化糖锭,格化止等)
作用机理: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促进肌肉摄取多余葡萄糖,增加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性。
适用人群:
(1) 适应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经饮食和运动疗法仍未达标者,作为首选降糖药;
(2) 在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与磺脲类药联用以增强降糖效应;
(3) 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与胰岛素联用,可加强胰岛素作用,减少胰岛素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