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高钠低钾 小心高血压“尾随”
高血压与许多慢性病一样,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据了解,70%~80%的高血压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很多日常行为都是高血压的“帮凶”,高钠、低钾饮食就是一个关键的危险因素。
钠盐是居民饮食必不可少的元素,每天摄入适量钠盐能维持生命,但过量摄入就会造成不良后果。有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成正比,而钾能促进钠的排出,钾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应摄入钠不超过2000mg(5克盐),钾每日至少3.51g。然而,我国南方人群平均钠盐摄入量是8~10g/d,北方人群是12~15g/d,而钾的摄入量仅有1.89g,典型的“高钠、低钾”。
所以,无论普通人群还是高血压患者,都要合理膳食,限制钠盐摄入和总热量,均衡营养。有研究显示,每日摄入的钠盐从9g降到6g,脑卒中发病率下降22%,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那么,日常生活应该如何正确减盐呢?
1.每人每天摄入盐不超过6g,高血压患者更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日每日钠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g,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g。
2.尽量避免食用榨菜、咸菜、腌菜、腌肉、酱料等高盐食物和调味品。
3.利用蔬菜、水果调味,比如青椒、香菇、洋葱、番茄等味道比较浓郁的食材入菜,或用醋、苹果汁、柠檬汁、番茄汁增添味道。
4.用高钾低钠盐代替普通钠盐,但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适用。
5.重视钾的摄入,促进钠的排出。除了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其他人群可适当食用含钾高的食物,比如马铃署、山药、菠菜、苋菜、海带、紫菜、杏仁、香蕉、核桃、花生、青豆、黄豆、绿豆、毛豆、羊腰、猪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