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发现脑部应对压力城乡有别
大脑应对压力城乡不同
拥堵的交通、嘈杂刺耳的汽车喇叭声、绚丽华美的霓虹灯、冷漠的邻里、竞争的同事,使城市充满各种压力。相关社会学研究表明,与生活在安静的农村居民相比,城市居民焦虑症、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的发病率要高一些。即使搬到农村居住,城市生活经历遭受的影响仍继续存在于大脑之中。
现在,一项最新研究找到了城市居民巨大压力的原因,秘密就在你我的大脑中。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发现,在充满各种压力的生活环境下,城市居民大脑内一个与抑郁、焦虑甚至暴力有关的区域更为活跃。出生在城市但目前生活在农村的人,同样存在类似的活跃过度现象,说明出生地可能影响应对压力的方式。
与这个研究结果相验证的是,早在一年前,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瑞典20多万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与生活在乡村环境的人们相比,那些生活在城区的人们患精神疾病的风险较大。虽然专家当时还不清楚其中的准确原因,但是,他们认为城镇居民可能受冷淡的人际关系影响更大,如果不适应的话,他们可能受到排斥或者歧视,这会让他们感到焦虑,甚至患上精神疾病。
德国海德堡大学一项最新科学研究结果显示,生活在城市的人,大脑内与心理疾病有关的区域处于过度活跃状态。在面临压力时,常在城市生活者和常在乡村生活者,大脑会有不一样的反应,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大脑中的杏仁核活动增强;另一个名为“扣带皮层”的部位活动情况也与城市生活背景有关,在城市中生活时间越长,这个部位的活动就越强。
由于杏仁核和扣带皮层的功能与负面情绪有关,研究发现“城市人”大脑的这种特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城市生活越久 焦虑程度越深,也更易出现精神问题。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近期的《自然》杂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