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礼物选择泄露你的内心
“给予就是索取”。在现实中,礼物从来都不是免费的馈赠。我们赠送和接受礼物的方式,暴露着我们内心的声音,期待和性格。
礼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
“首先是爱的表达。”法国心理分析家萨缪埃尔-勒帕斯杰(Samuel Lepastier) 认为,“礼物是爱的见证,是精神食量,我们可以从母亲哺育自己孩子这一点上找到原型的。所以同样,恰当的礼物就是一份能够使接收人内心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礼物。”但在现实中,礼物从来都不是免费的馈赠,“给予就是索取”。当我们送礼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感谢、欣赏、尊重和祝贺时,我们其实是在期待索取别人的观点和想法。
上世纪初的人类学家马塞勒-莫斯(Marcel Mauss)则认为,礼物是一种灵魂的写照。在毛利语中,礼物被称之为“曼纳”(mana),也就是说礼物上带有原初所有者的一种灵力——“豪”(le hau),它是一种神秘的力量。莫斯说,“印第安语中礼物一词,就有馈赠和毒药两种含义。”不管是馈赠还是毒药,礼物是馈赠者的自我呈现,礼物的选择和送出方式,都映射出馈赠者的品位和爱好,以及对接收者的关注和了解程度。萨缪埃尔-勒帕斯杰解释道:“这就是为什么,不合口味的礼物同样也能伤害我们的原因。因为这表明馈赠者根本不了解我们。”
另外勒帕斯杰还强调说:“圣诞、新年等重大节日送礼的特殊性,就在于送礼是在祈福家庭和睦这样一种特定环境下进行的。有时候,一个群体聚在一起会导致某种紧张气氛加重。这样,礼物就变成一种无可比拟的语言,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冰释前嫌。”在送出礼物的那一刻,我们感觉自己是宽容大度的,证明自己是充满活力和爱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