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顾“活在当下”的真正意思 - 健康之初


重新回顾“活在当下”的真正意思

核心提示:专注是关注我们感受体验的一种实践。它提供一种平行于留意的流行实践,意识到身体内的情感。所谓的“关注态度”相似于爱就是善待自己的佛教实践,以温和、友好的方式迎接当下我们经受的任何事物。

  在我上大学的20世纪70年代,《活在当下》这本书让我敬畏, 这本反主流文化圣经的作者是前哈佛大学心理学和精神学老师拉姆·戴斯。 销售量超过200万册,对于那些对具化东方精神感兴趣的西方来说,这是最基本的指导书籍之一,它影响了诸如史蒂芬·乔布斯和韦恩·戴尔等杰出人物。

  正如标题所说,“活在当下”的精髓是说:如果活在头脑中,而不是和活着的目前状态关联,我们就会错失生活本身。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灵修把我们带回活灵活现的当下。但是,现在的灵修教学实际上却是帮我们和更深层东西建立联系,或是鼓励我们避开我们生命的人体框架。

  在我获得我的人际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很多年前,我就已经感兴趣于对灵修实践和健康心理的界面。感兴趣于这篇文章,我是为了探索一个和处理感情有关的活在当下的心理健康观点。

  明白地说:我是活在当下的大粉丝。正如拉比·席勒尔的著名的说法:如果不是现在,那是什么时候?然而,作为一个从业35年的精神治疗医师来说,我观察到很多人以一种脱离自己和当前时刻的方式追求精神生活。简而言之,他们用灵性来逃避此刻出现的感受。在我的书《与火共舞》中,我解释了精神教学如何诱导我们逃避或压抑我们情感中的火焰,而不是巧妙地与其共舞。

  我们如何以增深喜爱和促进灵性发展的方式处理消极情绪?我们能够迎接生活的挑战,以故意地和爱之火共舞 而不是试图熄灭或掩埋它吗?

  灵性爱好者用来形容情感逃避的一个常用词是:精神绕道。这个词是心理学家约翰·威尔伍德创造的,用于反映用灵修作为否认或最小化不悦感受的倾向。冥思或灵修可以用作跳入一个没有痛苦和不适的世界的一种尝试。但是,活着也意味着经受各种各样的人类情感,有时不愉快或艰难。

  如果我们用灵修来最小化或避开人类情感,除了用精细的防御机制的盔甲武装我们外,我们一无所获。面对恐惧或伤害,我们或许依靠灵修的信念:这些讨厌的感受不应该分散我们灵修的注意力。不是真正的灵性清醒的人,这是指对我们人类的各种体验保持清醒,我们或许坚守着成为灵性的人的自我形象:以高傲的人的姿态,不受低等情绪的打扰。我们可以坚持一个信念,即思想制造情感,降低灵性发展,来调整我们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勇敢的承认当下出现的任何情感-有他们友好的同处。

  关注与通向拥抱情感的道路。

  关注是20世纪60年代芝加哥大学的尤金·简德林博士在研究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方法。他的研究团队发现,不管治疗师用什么方法,正在治疗中客户把他们的放在身体内部,参加到他们内心体验的时刻。其实,这些自然的有才华的客户是关注。他发展出来一种方法论,其他人学习这种自然的方式去参与内心体会。

  专注是关注我们感受体验的一种实践。它提供一种平行于留意的流行实践,意识到身体内的情感。所谓的“关注态度”相似于爱就是善待自己的佛教实践,以温和、友好的方式迎接当下我们经受的任何事物。

  将关注和留意编织在一起,以一种给我们经验留出空间的方式,把定位我们在当下。无需紧贴或被震吓到,我们和自己的情感培养了一种友好的关系。对我们情感的温和的警觉,在过度地和情感一致(盲目地与其融合)及把他们推开之间打开了一条中间通道。不是调整我们到我应该怎么样,如何感受,或如何 行动的某些灵修模型,而是我们学会活在当下到底意味着什么。让我释然的发现是:我不需要成为什么特别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们要去,如果我们能给人性留下足够的空间,那我们就能越来越舒服地满足于当下。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