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真爱择偶标准不复存在
科学研究证明,这世上并没有什么“爱情吸引法则”,谁也不能保证一恋爱就成功,更不会有什么万无一失的恋爱策略。
位置是起点因素事实证明,任意两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最可能的促进因素是地域邻近。大约一半的恋爱关系是在双方共同居住地域或者生活区域建立的,并且在这个区域内两个人的地理距离越近,他们最后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
外表很关键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外表的确是很关键的因素。具备外表吸引力的群体,常常会得到更多外出约会的机会,在交友网站上也可以收到更多搭讪信息。拥有美丽外表的人,婚姻生活和谐的可能性更高。但是如果双方接触的时间久了,外表因素就没那么重要了。影响恋爱关系的因素包括:善良、温柔、幽默以及对对方的包容理解。简单来讲,人们只会喜欢自己认定好的人。保持温和谦恭,甚至会让一个人看起来具备更多的外在吸引力。
爱是盲目的
当然,社会环境也很重要。例如,饮酒可以让人表面上看起来更有吸引力。研究表明,爱有时的确是盲目的。恋爱中的人,尤其是新恋人,对伴侣的看法过于主观。在他们眼中,恋人的魅力和吸引力比实际高很多,也就是说,他们眼中的恋人是一个经过“美化”之后的人。这种偏见被称为“盲目爱情偏见”。
爱情需要相互理解
当两个人认为他们相像时,更可能会相互吸引。然而,到底怎样才算是相像呢?从社会人口学方面可以理解为相似,正如大部分关系是在年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相似的人之间建立的。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相似的价值观——从生活品味到政治取向等的各个方面。
莫问前路如何
基于以上这些研究,能否准确地预测出两个人恋爱关系的进展呢?答案是否定的。难点在于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关系是紧张的、有压力的,这种压力有时会让人们表现得不自然。比如,在结束一段关系之后,人们会无意中把所有“包袱”带进新关系中,无论是对一种关系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还是与前任交往的经验,都会给新关系的发展增加不确定因素,使未来难以预测。但是,这一点也使得关于爱情的研究如此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