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好色的档次
也许,你一看到这个题目会有些奇怪,登徒子不就是好色之徒么,为何要把他与好色分割开来呢?别急,你先听我说个故事。
要说登徒子会成为好色者的代称,这事还得从宋玉说起。宋玉,我们都知道他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一位文学家,相传是屈原的学生,在楚怀王、楚襄王时代做过“文学侍从”一类的官。据说,宋玉不但文章写得出色,人也长得俊美无比,我们中国人形容美男子不都爱用“颜如宋玉,貌比潘安”吗?由此可见宋玉的美丽了。
当时楚国的大夫登徒子曾在楚襄王面前批评宋玉“好色”,襄王便把宋玉找来问话。宋玉说:“没有这回事。相反,好色的不是我,恰恰就是登徒子自己!”为了充分证明登徒子好色,自己不好色,宋玉就写了一篇《登徒子好色赋》。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接下来,文章说到登徒子,大意是这样的:“至于登徒大夫,就和我截然不同了。他的妻子头发乱,耳朵斜,嘴唇裂,牙齿缺,走起路来,弯着腰,一瘸一拐的,而且满身癞疥,还患着严重的痔疮,而登徒大夫却很喜欢她,已经同她生了五个孩子了。”
最后,宋玉反问楚襄王:“您看,究竟是谁好色,这不是再明白不过了吗?”襄王听了,觉得似乎有道理,也就算了。由于这篇文章,从此登徒子就成了好色的代表。
从宋玉证明登徒子好色这番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偷换了概念,把“色”与“性”偷换了。“色”指的是姿色、美色,一般说的“好色”都是指男人喜欢有姿色的女人。但登徒子之妻如果如宋玉形容的那样,又哪来的美色呢?宋玉说登徒子喜欢她,还和她生了五个孩子。
生孩子是夫妻之间极为正常的事,在封建社会由于传宗接待观念极强,和妻子生孩子更为重要和正常。因此从登徒子和妻子生孩子上并不能说明他是好色的。我想如果登徒子真的好色的话,也许他就懒得理丑妻了,他完全可以把丑妻闲置起来,娶几个美丽的妾,然后和妾生一大堆孩子。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很喜欢自己的妻子还和她生了孩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登徒子不但不是好色之徒,而且是一个有道德、重情义的人。
登徒子被作为好色的代表实在是冤枉。从他的遭遇我们可得到一个教训:那就是千万不要得罪文人,而且是大文人。
话又说回来,“好色”,实际也算不上一个不好的行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丽的人以及一切美丽事物的喜欢、迷恋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好色”这个“好”应如何去“好”。我认为男人中好色的代表,首推贾宝玉。他的好色是对美丽女人的一种尊重、爱护、欣赏。对于这样的好色,女人是可以接受的,并会由此感到幸福。可是现在我们常常提到的某些男人“好色”,说白了实际就是“好性”。
有些男子好色,他不是抱着一种欣赏、尊重、爱护的眼光去看,而是从一种肮脏的、纯性占有的心态出发,这实际是对“色”的一种亵渎。因此,希望天下的男子都象贾宝玉学习,提高“好色”的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