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攻略甩掉难缠痛经
有的时候,即使身体很健康,痛经也是我们不能拒绝的痛。有时候身体明明没有毛病,只是不小心贪嘴吃了一个冰激凌,第二天来了MC就可能出现疼痛的症状了。这个时候,小编推荐你用几个小偏方,可以有效去除痛经烦恼。
相当数量的未婚女性,每次来月经前往往有下腹阵阵疼痛、腰膝酸软、全身倦怠乏力等不适感,这就是令人特别苦恼的痛经。经期为何出现这类症状?主要是青春期女性的子宫颈比较细长,或未发育完好,经血流经上处刺激子宫肌收缩而造成的。
虽然绝大多数女性痛经属于生理现象,但疼痛的恶性刺激常使人坐卧不宁、睡眠不安。美国一位妇产科专家提出的方案可帮你减轻痛苦: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即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
为什么两种如此普通的食物有这么大的能耐呢?原来得益于两种矿物质钾和镁牛奶含钾多,而蜂蜜乃镁的“富矿”。研究表明,钾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以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极为重要,它能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并减少经期失血量;镁能帮助大脑中神经冲动传导、具有神经激素作用的活性物质维持在正常水平。在月经后期,镁元素还能起到心理调节作用,有助于身体放松,消除紧张心理,减轻压力。
另一个对付痛经的对策是借助维生素之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经前紧张症有显著疗效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中又以B6最为重要。此种维生素能够稳定情绪,帮助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并能减轻腹部疼痛,香蕉中含量较多,痛经女性不妨多吃一些。
若出现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就不是几种食物所能解决的了,应赶紧去看医生:
1、年龄超过25岁或已婚,特别是已分娩者,痛经很剧烈,不经治疗难以忍受者。
2、痛经逐渐减轻,但最近又加剧,有患子宫后屈或其他疾患可能者。
3、经期体温升高,甚至发高烧者,应考虑患子宫内膜炎的可能。
4、经期过长或过短正常为3~7天 ,或出血量过多者,一般每天正常量需要6~8个卫生巾。
5、经血中出现肝脏样块状物,且大于小指者,应疑有子宫肌瘤等严重疾病存在。
6、越接近经期下腹疼痛越明显,而到经期第一天又消失者,为经前紧张症的表现。
7、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含有陈旧性血液、粘液和脱落的子宫内膜呈碎块状。若经血颜色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者,应及早诊治。
药粥食疗治痛经
若气充血旺,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无阻,自然无疼痛之患。如血气虚少、肝肾亏虚、寒邪凝滞、气滞血淤,导致经行滞涩不畅、不通则痛也。因此,对痛经在辨证论治的同时,辅以药粥调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归蛋益母粥:
取当归15克,益母草30克,鸡蛋3个,粳米30克。先将当归、益母草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滤液,与粳米、鸡蛋共同煮粥,吃蛋喝粥,每天1~2次,连续5~7天,治疗3个月经周期。功具活血行气,化淤止痛。适用于血淤痛经、经色紫暗或有淤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者。
姜枣红糖粥:
取干姜10克,大枣20个,红糖、粳米各30克。先将干姜加水煎煮30分钟,取药汁与ā大枣和粳米共同煮粥,待粥熟时,加入红糖,趁热食服,每天1次,连服5~7天。功能: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经少色黑者。
姜桂良姜粥:
取生姜30克,大枣10个,高良姜15克,粳米50克。先将生姜、高良姜煎煮2次,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与粳米、大枣共同煮粥食服,连服5~7天。适用于寒凝气滞痛经,经前或经后小腹胀痛,伴胸胁乳胀者。
参芪阿胶粥:
取党参、炙黄芪各15克,阿胶、粳米各30克。先将党参、黄芪加水煎煮,每次沸后20分钟,合并药汁,与粳米共同煮粥,再将阿胶烊化,与粳米调服,每天1次,连服5~7天,调治3个月经周期。适用于血气虚弱痛经,小腹绵绵作痛,得按则减,少气乏力,经色淡、质清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