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自带的这几个解酒穴,轻松解“宿醉”
酒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纽带,有着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
过年期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共酌几杯是人之常情。但对于酒量不佳或大量饮酒的人来说,醉酒绝对是一件痛苦不堪的事情,不仅当时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第二天醒后还面临头痛、头晕的宿醉“后遗症”。
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解酒、醒酒的穴位。
一、解酒穴
位置:穴位正当耳垂挂耳环之处,故又名耳环穴。在耳垂表面之中央。
操作方法:用细毫针由外向里(向面部)斜刺一分至二分半(皮下针),也可以手揉捏穴位。
作用:此穴作用于六腑,可以解酒和止呕吐。
二、关冲穴
位置:在无名指靠近小指这一侧的指甲根角处,叫做关冲穴。
操作方法:饮酒前掐按关冲穴,则能够减少醉酒机率。酒后自觉不适但还算清醒时自我掐按关冲穴,可醒神开窍,解酒防醉。
作用:在喝酒的过程当中,如果之前、之中经常刺激这个穴位,就可以让人体代谢能力加快,人就特别容易出汗、排泄,代谢加快了之后,酒的影响也会减弱。
三、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心,以两边耳尖划直线与鼻子到后颈直线的交叉点(即: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3~5分钟,待胀痛减轻即可。
作用:百会属督脉,为诸阳之会,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宿醉等。
四、足三里穴
位置:在下肢外侧膝关节下方3寸(四横指)。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揉5-10分钟,力度适宜,以酸麻胀痛感为最佳,早晚各做一次。
作用:刺激足三里穴,可增食欲,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从而达到解酒的功效。
解酒穴位虽然好用,但是可不要劝酒和贪杯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