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中国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怎么治? - 健康之初


半数中国人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到底要不要治?怎么治?

核心提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大多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也包括反酸,烧心,口臭等症状。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指出,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近50%!,是全世界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一人感染,全家遭殃毫不夸张。

 

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引起一系列临床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常见病,甚至引起胃癌等严重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有哪些症状?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大多会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也包括反酸,烧心,口臭等症状。

 

 

如何检查?

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式包括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C13、C14呼气试验:该方法简单有效,用力吹口气就完成了。此方式是近年来很受欢迎的一种检测方法,具有无痛苦、灵敏度高、检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

 

抗体测定法:抽血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抗体,但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因为即使根除了,抗体依然还是阳性。在Hp感染中度流行的社区,抽血结果的准确性可能不超过50%。

 

抗原测定法:通过检测粪便来确定,其准确性较高

 

侵入性检查方法: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幽门螺杆菌培养。

 

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发生胃癌吗?

幽门螺杆菌虽然是诱发胃癌的致病菌,但只有不到1%的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而且是胃癌最主要的可控危险因素。

胃癌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把胃黏膜比喻为土壤,幽门螺杆菌、不良情绪、吸烟、酗酒、熬夜、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都能破坏土地。多个因素长期破坏胃黏膜,引发慢性胃炎,胃部发生长期炎症,部分患者产生胃黏膜的萎缩、肠上皮化生,极少数的患者会发生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

四联疗法

四联疗法可以用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由四种药物组成,分别是:

 

质子泵抑制剂(PPI)(抑酸药):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为抗生素杀菌创造适宜环境。常用的包括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两种抗生素: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依据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和是否存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常用的有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

 

铋剂:有辅助杀菌作用。常用的药物包括果胶铋、次碳酸铋、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

 

益生菌辅助

虽然四联疗法一定程度提高了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但同时这些药物会不同程度破坏肠道正常菌群,从而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衡,可能会出现恶心、腹泻、腹痛、便秘、味觉异常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根除Hp的药物中联合应用益生菌,有助于肠道菌群的恢复,如提高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的数量,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可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改善胃肠功能,减轻炎症刺激,提高对除菌药物的耐受性,减少疾病复发。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