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如何健康均衡饮食?并不是吃素就够了
痛风,一种听起来就让人感到深入骨髓的痛,曾被英国著名漫画家詹姆斯·吉尔瑞描绘成一个正在啃噬人脚的黑色魔鬼,这足以形象而深切地描绘痛风患者的痛苦。由于痛风与饮食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痛风患者不仅要忍受尖锐切肤的疼痛,还要经受自己「终日吃素受苦」,家人却在「大鱼大肉」的心理挣扎。近日有研究提出痛风饮食的新标准,不再是单一且严苛的控制嘌呤,而是更加强调健康和均衡饮食。
饮食不当易导致痛风
在日常饮食中,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都属于高嘌呤食物。饮食中的嘌呤经过分解代谢产生尿酸,当机体嘌呤代谢紊乱产生的尿酸过多和(或)尿酸排泄减少,就会形成高尿酸血症,进而导致痛风。
尿酸盐在血液中的饱和浓度为420微摩尔/升(不分性别),超过这个值就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积。
如果沉积在关节,就可能出现痛风性关节炎,引起剧痛。严重时会影响膝、腕及踝关节,造成关节畸形僵硬。慢性痛风可导致肾结石、痛风性肾病等。
痛风患者如何健康饮食
以往痛风患者的饮食干预常以控制嘌呤为主,尽可能吃无嘌呤或低嘌呤食物。但由于难以搭配、口感差,患者常抱怨自己在吃斋,不能长期坚持下去。
新版 NICE 指南《痛风:诊断和管理》提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任何特定的饮食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盐水平。 [1]。
换言之,通过严格的嘌呤食物控制,起到降尿酸的显著效果并不现实。事实上,可以通过健康均衡的饮食管理帮助患者达到长期获益的效果。将饮食管理不再视为治疗方法而是健康观念的转变。具体而言,痛风患者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1、低脂肪
长期高脂饮食会造成体内甘油三酯的过度积累,导致或加重肥胖,增加全身炎症水平。
高脂肪摄入还会增加体内的游离脂肪酸,诱导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使尿酸盐更易结晶,从而诱发急性痛风。因此,痛风患者应尽可能低脂饮食。
2、低碳水
碳水化合物中往往含有较多糖,会干扰尿酸代谢,比如果糖可增加血清尿酸水平,减少尿酸排泄。
限制含糖饮料、果汁(尤其是橙汁)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有效预防痛风发作。
3、高植物蛋白
与富含植物蛋白的饮食相比,富含动物蛋白的饮食可促进酸性尿液的产生和尿酸结石的形成。
痛风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应以植物蛋白为主,比如豆制品、乳制品。但高蛋白饮食可增加内源性嘌呤的合成,摄入量不宜过高,建议以1克/公斤/日为标准。
4、高膳食纤维
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会降低,有害菌增加,可诱发炎症。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机体能量平衡,消炎减重一举两得。
当然,除了通过膳食纤维调节肠道菌群外,合理补充适合的益生菌也是可以参考的方法。这是因为,有研究证实,除肾脏外,肠道菌群参与30%尿酸和嘌呤的代谢,而益生菌可以将核苷降解为肠道不易吸收的嘌呤碱基,从而帮助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
依据以上几点,痛风患者可根据喜好、病程选择合适的饮食,依从性会更高。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ice.org.uk/guidance/ng219/chapter/Recommendations#long-term-management-of-gout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