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30年,83岁仍健在,医生:5个做法把冠心病养成慢性病 - 健康之初


冠心病30年,83岁仍健在,医生:5个做法把冠心病养成慢性病

核心提示:冠心病本身就是一个慢性病,只要养护、治疗得当,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其实很小。不过,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者不规范的治疗,会让病情急剧恶化,容易出现心梗、心衰、心绞痛等急性表现。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冠心病是急症,是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才是慢性病。张大爷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冠心病也是慢性病,冠心病患者也可以正常生活如常人。
张大爷今年83岁,平日性格开朗,和善健谈,精神矍铄。如果不说,人们还少能看出他患冠心病已经30年了。30年来,不论是在就医的病友群,还是在小区里,张大爷这个冠心病治疗养护的活招牌都备受欢迎。老年人嘛,多少都有点慢性病,不管得的是不是冠心病,都想听听张大爷的经验。张大爷也从来不吝啬,有问的,就给他们说。

医生说,冠心病本身就是一个慢性病,只要养护、治疗得当,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其实很小。不过,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者不规范的治疗,会让病情急剧恶化,容易出现心梗、心衰、心绞痛等急性表现。

1033440316_medium.jpg

发生心梗、心衰的患者多了,人们就会觉得冠心病没有高血脂、高血压那么温和,能常年累月没有什么症状。但实际上,很多依从性高的患者的预期寿命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医生:5个做法把冠心病养成慢性病
在主治医生眼里,张大爷是他的黄金病例,看到这么自律的患者,医生也很满意。根据对张大爷的了解和自身掌握的医学知识,医生整理出了冠心病治疗养护的5大要点。
1、不过度劳累
普通人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下,也容易患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熬夜影响生物节律、心律,对心功能本身就是一个损耗。冠心病患者要尤其注意不要过度劳累。
张大爷自打确诊冠心病开始,就很注意休息,工作的时候把握节奏高质高效,尽量不加班不熬夜。休闲娱乐也以品茶、书法、太极、钓鱼等为主,少了酒桌应酬,多多休闲养生,大大减少了心功能损害,避免了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积极锻炼身体

在身体状态良好的条件下,积极锻炼身体有助于降低血压、增强心功能,对冠心病的养护有很大帮助。很多人认为冠心病患者不适宜运动这是错误的,冠心病患者可以进行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在运动时心律不超过最大心律的70%,基本没有问题。

老人运动2.jpg

张大爷自打确诊以后就一直坚持运动,哪怕是晚饭前后稍微活动一下,他也抓住机会,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年轻。退休后时间更加充裕,他会每天在下午4点到6点锻炼。
3、均衡饮食
病从口入这话一点没错,很多心血管病患者都有吸烟喝酒、喜欢高热量饮食的毛病。心血管病患者戒烟、戒酒,均衡饮食,减少脂质摄入,对控制病情有很大帮助。
张大爷自打确诊起,就戒烟戒酒了,为了缓解戒断反应还专门找医生开的药物。打那以后,不管遇上什么场合,都烟酒不沾,饮食也均衡了许多,配合运动,整个人清瘦了不少。
4、规范用药
冠心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果有基础疾病,还应该规范用药控制基础疾病。只有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避免病情持续恶化导致心梗、心衰。
张大爷血压和血脂一直偏高,不注意才导致了冠心病。自打发展为冠心病后,张大爷就意识到用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规范用药,一直没有停过。
5、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根据病情发展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对规范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觉得体检多花钱、没必要,这是非常片面的。如果体检不及时,就不能发现健康隐患,对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危险。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