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心衰的“金三角”药物是什么?药师揭晓答案
心衰患者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现,虽然大家得的都是心衰,但具体吃的治疗药物都是不一样的,其中不少的用药方案中都有“金三角”药物。
同样的疾病,不同的用药方案,这是患者就诊的医院医生不同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呢?心衰病友口中所说的“金三角”药物是什么呢?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其实,心衰患者不同的用药方案根本原因是心衰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复杂临床综合征,也就是说不同的个体,其导致心衰的原因、心衰的程度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不同的患者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选择也会不同。
心衰患者所说的“金三角”药物指的是: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螺内酯。
(1)利尿剂。
心衰患者要首先使用利尿剂,其中有明显液体潴留的患者应当首选呋塞米等袢利尿剂,轻度液体潴留合并高血压且肾功能正常的话,可考虑使用噻嗪类利尿剂。
目的:主要是进行容量负荷管理。使用利尿剂能够改善水钠潴留,缓解心衰患者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2)RAS抑制剂
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沙库巴曲缬沙坦(ARNI)三类。其中,ACEI类药物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某某普利,是治疗心衰的首选和基石类药物,能够扭转心室重构、改善心脏舒张功能;ARB药物就是常见缬沙坦、氯沙坦等沙坦类药物,这类药物能改善肺动脉高压,减轻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ARNI类药物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为代表,其中含有缬沙坦部分结构和脑啡肽酶前体抑制剂AHU377部分,这类药物能够对抗血管收缩,改善水钠潴留和心脏重构。
目的:主要是阻断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3)螺内酯
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抑制剂,目前上市的还有一种叫做依普利酮,但后面这种在国内短缺,因此临床以螺内酯为主。为什么使用这类药物呢?这是因为在使用ACEI类药物3个月以上,患者体内会出现醛固酮水平持续降低的情况,也就是“醛固酮逃逸现象”,因此需要联合使用醛固酮抑制剂,来防止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抑制失常发作,降低心衰病死率等。
图片来自:站酷海洛
当然,除了典型的心衰“金三角”药物外,结合患者的病情和其他身体指标,往往还需要联合伊伐布雷定和β受体阻滞剂改善心率,将静息心率控制在55-65次/分。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