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因错服降压药引发的悲剧!降压药的几大用药误区,一一澄清 - 健康之初


又一起因错服降压药引发的悲剧!降压药的几大用药误区,一一澄清

核心提示:李大爷之所以得脑梗,确实是因为高血压。

小区里67岁的李大爷今天早上猝然晕倒,在邻居的帮助下被送往医院。最终检查确诊为脑梗,因为严重的脑供血不足引起了脑组织受损,医生说患者可能面临终身偏瘫的后遗症。

李大爷并不是第一次得脑梗了,一年前他因为手脚麻木就诊,就查出了轻度脑梗。医生叮嘱一定好好吃药,时刻关注血压的波动。从那时候起,李大爷就一直坚持吃着降压药和阿司匹林。谨慎的李大爷还专门找了个小本子来记录自己每天的血压波动情况,稍微高一点就吓得不行。按理说,血压控制得这么好,不至于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再发脑梗。

后来,医生得知,李大爷之所以得脑梗,确实是因为高血压,只不过不是因为血压控制得不好,而是因为血压降得太快太低。

就在前段时间,李大爷的血压突然失控了,高的时候能达到170mmHg,这可让他不淡定了。李大爷果断地把降压药从一片加到了两片,可血压还是高于140/90mmHg,于是直接加到了三片。结果血压降下来了,人也出事了。

脑梗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突发脑梗,皆因犯了一个错!

高血压患者在发现血压失控的时候,能积极应对,这是好事,但李大爷错就错在太过急于求成。血压的升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此同时身体器官也会慢慢适应高压状态。所以长期高压状态下,器官也已经“习惯”了这个血压水平。这时候只有维持在该血压值,器官才能得到正常的供氧供血需求。

如果此时大剂量服用降压药,使得血压骤然下降,就会影响器官正常的血液供应,导致供血不足,甚至会产生急性损伤。其中比较敏感的器官就是大脑和肾脏。对于那些本身就有脑动脉硬化、脑梗病史、脑供血不足等疾病的患者来说,血压骤然下降所带来的危害更为严重。

拿李大爷来说,患病时间比较长,基础血压较高,还有脑梗病史,血管肯定也有硬化,需要更高的血压水平才能“有力气”把血液输送至大脑。李大爷在发现血压失控时,服用了三片降压药,使得血压从170mmHg骤然降至120mmHg,看似血压降下来了,可是大脑的供血却受到了影响,因此才会导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

血压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经常有患者问,60岁血压控制到多少才合适?55岁血压多少才达标?其实,患者都是为了求一个心安,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目标。我也一直在强调,以现有指南看,诊室测量血压能保证在140/90mmHg以下,就算是达标了。降压目标与年龄的关系不大,即便指南把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标准放宽到了150mmHg。但是,这也只是合格线而已。而最完美的血压值还是120/80mmHg。

因此,就有很多人拿120/80mmHg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觉得血压必须降到这个水平以下才行。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家庭自测血压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就是比较安全的状态了。但是,对于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来说,要求不必太过苛刻,能保证在150/90mmHg以下就算达标了,能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就非常好了,若通过规律用药,保证血压长期稳定在130-140mmHg之间,就最完美不过了。尤其是本身合并有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的老年患者,血压降得太低,反而会有危险。

 降压药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这些降压药的使用误区要早知道!

1. 血压降不下来就再加一片

现在患者吃的降压药大多都是长效制剂。该类降压药的特点就是药效持续时间长,更加平稳,但同时起效会慢一些。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是几周的时间才能把血压降下来,如果患者急于求成,擅自增加用药剂量,不仅起不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用药风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至正常剂量,这才是正确的用药方法。

2. 血压高没有症状不用吃药

很多患者尤其是还年轻的患者,在刚确诊高血压的时候,总给自己找各种理由,拒绝服用降压药。因为高血压看似无害,甚至毫无症状,这才给患者一种假象,总觉得血压高点没啥事。殊不知,这正是高血压的可怕之处。

全身血管、心脑肾等器官长期处于高压之下,会慢慢受损,直到不堪重负。在此期间高血压是隐形的,可它一旦“发飙”,就势不可挡。所以,想要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只能在它未“发飙”之前就把它降服。而服用降压药和生活方式干预正是降服它的手段。而且,降压药治标不治本,即便血压恢复正常了,也需继续服用。

3. 别人吃的效果好就是好药

所谓久病成医,有些高血压患者听谁说某种降压药的效果特别好,如果正赶上自己的血压失控,可能就心动了,甚至还会相信一些保健品、降压秘方等。可是,降压药的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患者慢慢摸索,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如果患者能够找到保证自己血压长期平稳的降压药,千万不要轻易换药,要知道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当然,如果确实血压失控了,就得调整用药方案,但一定是遵医嘱,而不是听病友的话。贵的不一定好,新药不一定好,记住只要适合自己的才是好药。至于保健品,就更不能信了。

美好生活源于健康之初,健康之初,健康科普专业媒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