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骨骼发育不成熟 家长需警惕孩子关节脱位
常见关节脱位之一: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是最常见的小儿髋关节疾病。患儿的股骨头没有长在本来属于它的髋关节窝里,而是“游离”出来,失去正常的伸曲功能。
很多家长习惯把新生儿双腿拉直,将孩子绑成“1”字形,并认为这样可以预防罗圈腿,让孩子的腿长直。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专家指出,新生儿都有不同程度的罗圈腿,绝大多数孩子长到一岁半时,腿就会自然变直。
常见关节脱位之二:桡骨头半脱位
桡骨头半脱位是小儿常见的外伤,又称“牵拉肘“,“肘错环”“肘脱环”,都因为暴力牵扯而引发,如突然拽孩子的胳膊最容易发生脱位现象。
桡头半脱位也被称为牵拉肘,是婴幼儿以及5岁以下的孩子经常会出现的意外伤。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桡骨头的发育尚未完全,而且韧带是很薄弱的,当肘关节伸直之后,因为强力的牵拉就会很容易使韧带松弛,很容易就会造成桡骨头半脱位。
常见关节脱位之三:寰枢关节半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是颈椎的第一节寰椎和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因内外力失衡失去了正常的对合关系,一般急性发病。寰枢关节活动度很大,头部转动功能大部分由它完成,但比较脆弱。
由于儿童关节囊及韧带松弛、肌力弱,加上孩子活泼好动,关节活动超过生理极限的机会多,所以学龄期儿童的发病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