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野菊花熏眼预防“红眼病”
来自市疾控中心及市区一些眼科门诊的信息显示,我市“红眼病”患者近段时期急剧增多,局部地区出现“红眼病”流行现象。
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夏季是“红眼病”的高发季节?熏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保护眼睛,谨防感染“红眼病”。
局部地区有“红眼病”流行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负责人黄春垒表示,该中心接报的“红眼病”报告显示,“红眼病”已进入高发期,我市局部地区出现“红眼病”流行现象,个别学校“红眼病”患者众多。
市人民医院及中医院眼科门诊的医生也表示,近期有大量“红眼病”患者求诊。市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李仁芳说,进入6月份以来,该院接诊的“红眼病”患者有大幅增多趋势,且来求诊的“红眼病”患者有明显的群体感染特征:一家几口感染或同一个单位、同一场所内多人同时感染。
李仁芳表示,进入夏季后,气温升高,再加上近期雨天较多,空气潮湿,病毒滋生速度快、繁殖能力强,以致“红眼病”传染速度加快。
“红眼病”传染性很强
据黄春垒介绍,“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俗称,每年的夏秋季节流行,主要由病毒引发,是我国法定的丙类传染病。该病发病急,传染快,发病集中,反复感染性强,潜伏期短,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红眼病”最短的潜伏期为2个小时,最长的为48个小时。不过,“红眼病”是一种自限性眼病,一般1—2周内会自愈,且通常情况下无后遗症,不会损伤视力。
尽管如此,对于“红眼病”这种有超强传染性的疾病,市民还是要保持必要的重视。黄春垒说,“红眼病”患者分泌的泪液、分泌物都携带有大量病毒,是主要传染源,通过污染手、物、水后传播到健康人的眼中。从我市局部地区出现的“红眼病”流行情况分析,往往是一个人不小心感染“红眼病”后,在没有被及时隔离治疗的情况下,导致周围未发病者感染,传播速度较快。有鉴于此,黄春垒表示,家中或单位有人患“红眼病”后应及时隔离治疗。另外,公共场所如浴池、游泳池等也应阻止“红眼病”患者进入,以避免“红眼病”病毒扩散。
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患了“红眼病”后该如何治疗?李仁芳表示,“红眼病”作为自限性眼病可以自愈,但恢复时间较长,如果借助药物治疗会缩短恢复时间。“红眼病”一般因病毒引发,但从接诊情况来看,我市“红眼病”患者多因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后发病,因此在治疗时一般采用杀菌和抗病毒两种方式联合治疗。患者可将有杀菌作用的眼药水和能抑制病毒的眼药水同时使用。另外,药店里也有很多广谱滴眼剂出售,一些重症“红眼病”患者可以考虑购买使用,一些经常与“红眼病”患者亲密接触者也可用该药来预防感染。
与此同时,预防“红眼病”也很重要。黄春垒说,市民平时要注意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毛巾、脸盆分开用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果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治疗;接触“红眼病”患者后,双手要用酒精消毒,应避免使用“红眼病”患者使用过的滴眼剂。黄春垒还建议市民,在“红眼病”高发季节,煮金银花、野菊花、桑叶等植物熏眼,也可预防“红眼病”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