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食疗偏方中医分症来推荐 - 健康之初


便秘的食疗偏方中医分症来推荐

核心提示:中医治疗便秘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血虚便秘、阳虚便秘、实热便秘、气滞便秘、气虚便秘等证型,根据这些证型提供便秘食疗偏方。下面为大家列出几种类型的便秘食疗偏方。

  中医治疗便秘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血虚便秘、阳虚便秘、实热便秘、气滞便秘、气虚便秘等证型,根据这些证型提供便秘食疗偏方。下面为大家列出几种类型的便秘食疗偏方。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坚硬,或经常排便不畅的病证。它既可是一个独立的病证,也可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本病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便秘日久,常常会引起腹胀以至腹痛、头晕、头胀、食欲减退、睡眠不安等症状,并容易引发痔疮、肛裂等疾病。

  五种类型便秘食疗偏方如下:

  血虚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健忘,或颧红耳鸣,舌淡,脉细,或舌红少苔,脉细数。

  【香蕉蘸黑芝麻】

  偏方:香蕉500克,黑芝麻25克。

  制法:用香蕉蘸炒半生的黑芝麻嚼吃。

  功效:养阴清热,润肠通便。

  用法:每日分3次食完。

  【柏子仁炖猪心】

  偏方:柏子仁15克,猪心1个。

  制法:将柏子仁放入猪心内,隔水炖熟,切片,加酱油少许调味。

  功效:养血滋阴,润肠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松核蜜汤】

  偏方:松子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500克。

  制法:将松子仁、核桃仁去衣,烘干研为细末,与蜂蜜和匀即成。

  功效:养阴润肠。

  用法:早晚各服2匙。【桑椹地黄蜜膏】

  偏方:桑椹500克,生地黄2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桑椹、生地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功效:养阴清热,润肠通便。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汤匙;以沸水冲化。

  阳虚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青白,四肢不温,喜热畏寒,腹中冷痛,或腰脊冷重。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杏仁当归炖猪肺】

  偏方:杏仁15克,当归15克,猪肺250克。

  制法:将猪肺洗净切片,在沸水中氽后捞起,与杏仁、当归同放入砂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汤,煮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温通开秘。

  用法:每日1次,吃猪肺饮汤。可连续食用数日。

  【锁蓉羊肉面】

  偏方:锁阳5克,肉苁蓉5克,羊肉50克,面粉200克。

  制法:水煎锁阳、肉苁蓉,去渣留汁,待凉,以药汁合面做面条,用羊肉汤煮面,加葱、盐等调味即成。

  功效:温阳通便。

  用法:作主食或点心食用。

  【锁阳红糖饮】

  偏方:锁阳15克,红糖适量。

  制法:水煎锁阳,去渣留汁,加红糖适量,饮服。

  功效:温阳润肠通便。

  用法:每日1剂,分两次服完。

  【苁蓉羊肾】

  偏方:肉苁蓉30克,羊肾1对。

  制法:羊肾剔去筋膜细切,用酱油、淀粉、黄酒拌匀稍腌渍。肉苁蓉加水适量;煮20分钟,去渣留汁。再入羊肾同煮至水沸,加葱、姜盐、味精、香油调味即成。

  功效:温阳通便。

  用法:每日1次,分早晚2次服完。

  实热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赤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决明炖茄子】

  偏方:决明子10克,茄子2个。

  制法: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备用。茄子油炒后,放入药汁及适量的佐料炖熟食之。

  功效:清热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鲜笋拌芹菜】

  偏方:鲜嫩竹笋100克,芹菜100克。

  制法:将竹笋煮熟切片。芹菜切段,用开水略焯,控尽水分与竹笋片相合,加入适量熟食油、食盐、味精调味。

  功效:清热通便。

  用法:佐餐食之。

  【番泻叶鸡蛋汤】

  偏方:番泻叶5~10克,鸡蛋1个,菠菜少许。

  制法:鸡蛋打入碗中搅散备用。番泻叶用水煎,去渣留汁,倒入鸡蛋,加菠菜、食盐、味精调味,煮沸即成。

  功效:泄热通便。

  用法:喝汤食蛋,每日1次,可服用5~7日。

  【白萝卜蜂蜜汁】

  偏方:白萝卜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先将白萝卜拍碎绞汁,以蜂蜜调服。

  功效:清热通便。

  用法:每日1次,连服数日。

  气滞便秘

  临床表现大便秘结,嗳气频作,胸胁胀满,脘腹痞问,食少纳呆,或腹痛,烦热,口干。舌淡红,苔薄微腻,脉弦。

  【香参炖大肠】

  偏方:木香10克,降香5克,海参10克,猪大肠1具。

  制法:将海参泡发,洗净切片。猪大肠洗净,切细。降香、木香装人纱布袋中。锅内加水适量,入大肠,煮沸去沫,加葱、姜,煮至肠将熟时,放海参、药袋,煮至大肠极软,再加适量盐、酱油,稍煮即成。

  功效:行气养血通便。

  用法:佐餐食用。

  【油焖枳实萝卜】

  偏方:枳实10克,白萝卜、虾米适量。

  制法:水煎枳实,取汁备用。将萝卜切块,用猪油煸炸,加虾米,浇药汁适量,煨至极烂,加葱、姜丝、盐适量调味即可食之。

  功效:顺气通便。

  用法:佐餐食之。

  【香槟粥】

  偏方:木香5克,槟榔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用水煎煮木香、槟榔,去渣留汁。再入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可。

  功效:顺气行滞通便。

  用法:可作早晚餐服食。

  气虚便秘

  临床表现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难于排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尤甚,面色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白,脉弱。

  【黄芪苏麻粥】

  偏方:黄芪10克,苏子50克,火麻仁50克,梗米250克。

  制法:黄芪、苏子弋火麻仁打碎,加水适量煎煮5~10分钟,取药汁备用,入粳米,以药汁煮粥。

  功效:益气润肠。

  用法:每日1剂,分数次食完。

  【杏仁芝麻糖】

  偏方:甜杏仁60克,黑芝麻500克,白糖250克,蜂蜜250克。

  制法:甜杏仁打碎成泥,黑芝麻淘洗干净,倒入铁锅内。用小火炒至水气散尽,芝麻发出响声立即盛碗,稍凉后,研碎。将杏仁泥、黑芝麻、白糖、蜂蜜,倒入大瓷盆内,拌匀,瓷盆加盖,隔水蒸2小时,离火。

  功效:益气润肠。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饭后宜咀嚼咽下。

  【人参黑芝麻饮】

  偏方:人参5~10克,黑芝麻15克,白糖适量。

  制法:黑芝麻捣烂备用。人参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黑芝麻及适量白糖,煮沸即可。

  功效:益气润肠,滋养肝肾。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

  【芪香蜜营膏】

  偏方偏方:黄芪300克,木香45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黄芪、木香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黏时,加蜂蜜一倍,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

  功效:补气行气,润肠通便。

  用法:每日2次,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