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需要清晰的“胰岛素观” - 健康之初


糖友需要清晰的“胰岛素观”

核心提示:有没有一种胰岛素,可解决短效胰岛素的“缺陷”呢?答案是:有,它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个个生硬的词语,经过组合之后,成了糖尿病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不同种类的胰岛素的名称。

  难记的名称、种类繁眵的胰岛素,你分得清吗?

  猪、牛等动物胰岛素,受动物传媒疾病感染、数量有限、容易过敏等因素局限,已渐渐淡出胰岛素的舞台。

  而今,临床上广泛使用,也是下面将谈论的,是采用基因重组方法制成的人胰岛素或人胰岛素类似物。

  正常情况下,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模式有两种:基础分泌(24小时持续不断地分泌胰岛素,维持非进餐时血糖的稳定)和脉冲分泌(进食时,胰岛素的分泌模式,以控制餐后血糖)。

  胰岛素的中、长效中效胰岛素:不“长”还有“峰”

  模拟上述模式,临床上使用的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可分为两类:一类起中效或长效作用,以提供人体的基础胰岛素;另一类起短效或速效作用,以控制餐后血糖。

  然而,以中效胰岛素来提供人体的基础胰岛素,尚有不足。中效胰岛素注射后6~8小时,会出现作用高峰。

  中效胰岛素,一般需在早、晚餐前各注射一次。晚餐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在夜间2~3点时,正处于作用高峰。这容易导致病人出现夜间低血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更久、更平稳

  改变中效胰岛素结构而制成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用以提供人体的基础胰岛素,可弥补中效胰岛素作用的诸多不足。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可长达24小时,而且其作用平稳,没有峰值。在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的同时,可最大程度地模拟人体的基础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的短、速效短效胰岛素:还不够“短”

  短效胰岛素,本身结构复杂,注射后容易自动地形成六聚体。只有六聚体解聚,变成单体后,胰岛素才能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因此,短效胰岛素注射后,需半小时才能起效。这意味着,病人必须在注射胰岛素30分钟之后,才可进食。

  另外,短效胰岛素作用的高峰时间,是注射后的2~4小时。而人进餐后30分钟至1小时,餐后血糖即增至最高。也就是说,在胰岛素开始起效不久,尚未达到作用高峰时,因进餐而形成的血糖高峰就已经出现了。此时,胰岛素无法很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再则,胰岛素注射后的2~4小时,病人多已饥肠辘辘,此时却正是短效胰岛素起效的高峰时间,这极易导致病人出现低血糖现象。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更快、更准

  那么,有没有一种胰岛素,可解决短效胰岛素的“缺陷”呢?答案是:有,它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又称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它是将短效胰岛素的某些侧链结构作微小改动后而形成的。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不容易形成六聚体,注射至体内后,直接以单体状态呈现,很快就能进入毛细血管,并进入循环。因此,这种胰岛素注射后5-15分钟就可起效,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注射后,也无须等待一段时间再进餐。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注射后,30分钟至1个半小时内,可达到作用高峰。这样,胰岛素的作用高峰和进餐后血糖升高的高峰达到同步。

  而且,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作用持续时间短,最大作用时间为1-3小时。当病人进入空腹状态时,胰岛素的作用也已基本接近尾声。因此,选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发生空腹低血糖的机会更少。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