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血管风险早检出是关键
英国学者在预测10年心血管病风险的QRISK2模型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新的QRISK模型,用于评估终生心血管疾病风险。
三十年前还被称为富贵病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一直呈上升态势,如今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心血管病目前呈现出"四高三低"的特征,而且日趋年轻化,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被这一疾病袭中。
英国学者在预测10年心血管病风险的QRISK2模型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新的QRISK模型,用于评估终生心血管疾病风险。
该模型利用目前吸烟情况、种族、收缩压、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体质指数、家族史(年龄<60岁的一级亲属中是否有罹患冠状动脉疾病者)、Townsend剥夺指数、经治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脏病、2型糖尿病和心房颤动来预测终生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且可利用在线计算器进行评估。
在120余万例无心血管疾病且未使用他汀的患者(30~84岁)中验证该模型的结果显示,第50、75、90和95个百分位数的终生心血管风险分别为31%、39%、50%和57%。在终生风险评估模型和10年风险评估模型中风险最高的10%患者中,2种模型均显示为高风险者仅占14.5%。终生风险评估模型鉴别出的高风险患者更多为年龄较低者、男性、少数民族患者以及家族史中有未成年罹患冠心病者。
该研究提示,QRISK模型可鉴别出10年心血管风险评估QRISK2模型未鉴别出的终生风险较高的年轻患者。较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可使患者获益,但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就具有一定风险,因此,还需要对此种评估干预方法的潜在成本效益和可接受度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