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血管疾病身体要自知
心血管疾病并不是说一两天就会患上,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它所带来的后果也不是短期内就表现出来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劳累、吸烟、酗酒、静坐不动等这些生活方式都会有损健康,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我们除了改变健康生活方式外,还应该掌握一些有效保护心脏的方法。
一、剧烈运动要少做
经常做剧烈的运动可损害人的心脏,特别容易引起心房纤颤。这里说的剧烈运动就是指“出一身大汗的运动”,与不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相比,每周进行5-7次剧烈运动的人出现心房纤颤的几率可增加20%左右。我们日常应该做适量的运动,每周做5次轻运动,使人出现轻度气喘的运动即可,每次运动30分钟,可使自己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降低35%~50%,并可提高体内好胆固醇的水平。
二、身体状况要自知
很多朋友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了解,大家应该定期去医院做体检,要掌握体重、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对于这些要了然于心,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应对心脏病。
三、缓解压力
随着社会进步,工作生活紧张,往往会给人们造成压力过大、情绪抑郁等问题,这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腹部脂肪堆积、体重增加、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等症状,从而引发血管栓塞和心脏病,机率是显著增高。
四、冥想打坐
冥想打坐是一有效放松的方法,每天2次,每次冥想打坐30分钟,连续做此项运动7个月就可减少血管内壁脂肪堆积的情况。此外,冥想打坐能降低人体内血清素和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的水平,取得降血压的效果。
五、不打断别人的话
抢着说话可使人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与善于倾听的人相比,经常打断别人说话的人,其患心脏病的几率可增高47%左右。
相关阅读:
男人每周锻炼3小时心脏病危险降低22%
心脏病患者跷二郎腿是恢复征兆
Hold住健康从心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