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肥胖者心血管危险指数飙升 - 健康之初


腹部肥胖者心血管危险指数飙升

核心提示:肥胖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体重正常的人要高,其中,向心性肥胖(腹部肥胖)的危险指数更为突出。腹部肥胖人群的心血管差,核心在于“肥胖”二字。要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键一步仍是“减肥”。

  众所周知,肥胖人群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中,向心性肥胖(腹部肥胖)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

  医学统计表明,胖子患冠心病者比正常人多5倍,平均寿命也大大低于体重正常的人。国外资料表明,老年人超过标准体重35%~40%,死亡明显增高。胖子健康已经岌岌可危,但是向心性肥胖的胖子就更加“杯具”。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学者研究表明,腹部赘肉的大量堆积会加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腰围大于臀围

  腹部肥胖者危险指数飙升

  什么是“向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即中心型肥胖,指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在中国,许多所谓的“胖子”大都大腹便便,主要胖在肚子上,吃得多、动得少导致脂肪堆积在腹部。有人认为,有个大肚子总比全身都胖的人好,至少体重比他们轻。其实不然。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一项研究表明,臀部肥胖的人与肚子肥胖的人,体内所含胆固醇不同。臀部肥胖、腰围不大者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含量高,能阻止心脏病的形成;而肚子大、臀部小的人,此类胆固醇含量就低,因此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就大。

  有研究发现,腰围大于臀围的向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其并发动脉硬化、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约是全身匀称性肥胖者的2-3倍,而且腰围越粗,危险性越高。

  拯救腹部肥胖人群

  减肥才是“硬道理”

  腹部肥胖人群的心血管差,核心仍在于“肥胖”二字。要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关键一步仍是“减肥”。但是,腹部肥胖的人应该如何健康减肥呢?

  首先,病从口入,饮食方面要多加调整。赶紧扔掉手里的垃圾食品,尽量避免摄入反式脂肪酸,多吃优质蛋白(鱼和蛋等)增加饱腹感和能量。蔬果方面,橙色水果和蔬菜除了含有纤维素增加饱腹感外,其富含的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还能避免腹部脂肪堆积,胡萝卜、南瓜、桃子、柑橘、樱桃、猕猴桃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对于已经腹部肥胖的人,控制饮食主要是避免再发胖,要腹部脂肪减下去还是要靠运动。减肥初始,先选择一些较为柔和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快步走等,每天1-2次,每次30-45分钟,让身体慢慢进入减肥的状态;尔后,可以选择游泳、跳操、跳绳等有氧运动,每天1次,每次半小时,同时结合仰卧起坐(每次50下)等针对腹部锻炼的运动。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