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预防中风试试穴道艾灸
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慢慢下降,大家都能感到一股凉气正在袭来。这个时候,也是中风意外事件的高发期。所以,预防中风必须定期检查身体,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并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上述的方法的确可以降低中风几率,如果结合几种中医穴道艾灸的方法,能达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足三里穴艾灸预防中风
足三里穴,位在外膝眼穴下3寸,距离胫骨前缘1横指处。简单说,就在小腿前骨上摸至膝盖处,摸到1个“斜坡”,外侧1横指处即是;悬钟穴,则在於足部外踝尖直上3寸处。艾灸足三里穴和悬钟穴,对於预防中风,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具有特别的功效。中医认为,缺血性中风的产生,与气虚密切相关。
点燃艾条,在双侧足三里、悬钟穴位,距离皮肤约3公分处施行艾灸,以局部皮肤觉得温暖,又不过烫为宜。每穴艾灸约5分钟,每周至少进行2次,如能每日进行,效果更佳。
控血压不妨艾灸曲池穴
在日本有“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的习俗,药灸曲池穴对血压确实有良性的调节作用。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患者首先端身正坐,屈肘,在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取穴。用75%酒精棉球消毒,用红药水点个点,打好记号。取极细的艾绒,做成麦粒大小的圆锥形艾柱,然后把它直立放置于穴位之上,再用线香从顶尖轻轻接触点着,使之均匀向下燃烧。
当第一支燃至一半,即用手指掐灭,或快速捏起;第二支仍在原处,燃至大半,有痛感即去掉或按灭。每次一般灸9次,至发红或起小水疱即可。还可根据病情选辅穴,头痛、头晕、耳鸣取太阳、合谷、三阴交;心悸、失眠取神门;还可辨证选取内关、列缺等。血压降至正常后再巩固治疗。
穴道艾灸能控血压、预防中风,但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位置,最好和皮肤维持月3公分的距离,避免烫伤。如果老年人觉得保持这个动作有困难,可以让家人帮助或者借助特殊工具。另外,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最好在专业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