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变早发现能有效改善健康水平 - 健康之初


癌变早发现能有效改善健康水平

核心提示: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诊断率低,是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特点。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困难的现状在我国尤其突出。以胃癌为例,我国的早期诊断率(15.0%)要远低于日本(70.0%)和韩国(55.0%)。如能在癌前病变及早癌阶段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将会对人们的健康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

  消化系统最常见的,如胃炎、食管炎,都不能算是重大疾病,消化系统重大疾病主要指的是包括食管、胃、肠与肝、胆、胰等器官的癌前病变及早癌。如能在癌前病变及早癌阶段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将会对人们的健康水平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独具特点

  消化系统早癌没有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所以对无症状人群健康体检非常重要。消化系统重大疾病的早期病变包括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炎症性肠病、上皮内瘤变;胃部的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腺瘤性息肉和上皮内瘤变;食管的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上皮内瘤变;肝脏的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病;胰腺的慢性胰腺炎等。

  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诊断率低,是我国消化系统癌症的特点。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困难的现状在我国尤其突出。以胃癌为例,我国的早期诊断率(15.0%)要远低于日本(70.0%)和韩国(55.0%)。

  从发病种类来看,我国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根据这种现状,国家制定了肿瘤防治原则:策略前移,重心下移,使有限的卫生资源从主要用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逐步转移到预防干预和早诊早治方面来。

(癌症早期发现极为重要)

  消化系统重大疾病如何预防

  消化系癌前病变的预防首先要关注的就是远离致癌物质。现在致癌物质大体分为3类:第一类致癌物(绝对会致癌)、第二类致癌物(有可能会致癌)和第三类致癌物(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很多因素,某一种会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的第一类致癌物有107种,其种类涉及黄曲霉素、亚硝胺、尼古丁、人乳头瘤病毒等。其他预防手段还包括: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和利用阿司匹林、茶多酚等药物进行预防等。

  诊治体系有待建立

  消化系统早癌诊治体系的建立非常关键,但是消化系统早癌大多没有特异性症状,目前也没有理想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因此现阶段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的关键在于无症状健康查体(胃肠镜)。首先,识别的要点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确定黏膜存在轻微颜色的改变(苍白或发红),不规则微血管网,或稍微的隆起或凹陷。第二步——基于色素内镜检查,以帮助病变处的细致描述。常用的内镜有色素内镜、特殊内镜等。其次,识别标准也很重要,识别早癌(西方称为异型增生)的关键在于浸润标准的界定。日本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不同:日本是细胞或结构异常,而西方的浸润标准是突破基底膜。适合我国的消化系统早癌诊治体系还有待建立。

  在治疗上,消化系统重大疾病治疗主要分为病变切除技术(EMR/MBM、ESD)和病变破坏技术,包括激光治疗、微波治疗、光动力学治疗、APC和局部注射治疗等。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