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治疗应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 - 健康之初


晚期肺癌治疗应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

核心提示:晚期肺癌除了要追求延长生存期之外,还应该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以维持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信心,配合治疗。

  “从没想过我能多活那么久!”现年59岁的曾阿姨这句话,让马偕医院胸腔内科医师苏健印象十分深刻。四年前,曾阿姨因为骨头痛,无法走路就医,检查后确认肺腺癌第四期且骨转移,曾阿姨化疗维持一年后药物失效,个性悲观的她原想放弃,但在苏健医师的说服下开刀采检,并接受EGFR基因检测阳性,使用标靶药物治疗,幸运存活,准备迎接60大寿。

  肺癌位居台湾死亡率第一名的癌症,随着药物的推陈出新,肺癌治疗已有所突破。苏健医师表示,以人数较多的肺腺癌为例,60%患者属EGFR基因突变,代表适合使用标靶药物,无疾病存活期平均约9到10个月;若一开始以化疗治疗,无疾病存活期约6个月,临床上不少患者使用标靶药物2到5年,仍控制良好。

  “虽然我们没有所谓的十八招,但有十招、八招跑不掉,重点是要对自己、对医师有信心。”苏健医师以曾阿姨为例,在化疗失效后,当建议曾阿姨改以健保多年前开始给付的标靶药物继续治疗时,她听到要再次开刀,取检体做基因检测而却步。当时不断劝说,才让曾阿姨回心转意再次开刀且做基因检测,三年来不但癌细胞获得控制,生活质量也较之前佳。

  此外,苏健医师强调,除重视病患存活期外,让患者过着和生病前同样的生活与工作,也相当重要,唯有建立患者信心,才能继续与癌症奋战。另一名最乐观也令他最头痛的病人,是53岁的潜水救难队男子,五年多前因潜水后胸痛就医,意外发现肺腺癌第二期,经开刀及化疗清除肿瘤后,初步评估效果良好,但患者热爱户外活动,不想遵医嘱回医院定期追踪,竟整整消失一年。

  幸好友人将他押回医院就诊,当时检查发现肝转移肿瘤,再度化疗治疗,但这次化疗副作用大,且不久后肺部又出现肿瘤,经开刀检测适合标靶药物,改以标靶药物治疗。服药期间仅出现皮疹等轻微副作用,患者生活质量维持之下,让他愿意治疗,对抗癌症,并且继续每天慢跑3000公尺增强体力。

  苏健医师说,晚期肺腺癌治疗迈向个人化,除了追求延长存活期外,治疗应选择副作用低的药物,以维持生活质量,让患者不须因剧烈的副作用而躺在家、无法正常工作,更能增加患者对药物信心,愿意接受治疗。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