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阐述介入治疗在肿瘤内科的作用
■专家简介:尤振宇
中国抗癌协会委员,沈阳军区肿瘤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会委员,辽宁省医学会癌症疼痛与姑息医学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在肺癌、原发性肝癌、肝脏转移癌的介入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及生物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
恶性肿瘤(俗称癌症)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排第2位,传统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化疗、放疗。
解放军第二〇二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尤振宇指出,因患者发病时多数已是晚期,无法手术治疗,还有部分高龄患者虽为癌症早期,但身体情况差,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较为局限。为此,介入治疗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中,称为“肿瘤内科治疗的1把手术刀”。
介入治疗效果最佳——肝癌
肝癌为“癌中之王”,恶性程度高,生存期仅为3个月左右。多数肝癌起病隐匿,发现已中晚期,再加上合并肝硬化率高及手术后复发率高等因素,绝大部分患者无法手术治疗。
“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栓塞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对于小肝癌的肝段及亚肝段栓塞,疗效可与手术相媲美,但创伤远小于手术治疗,对于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同样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尤主任介绍,“很多患者会出现病灶缩小、甚至消失,极大限度地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介入治疗能救命
——盆腔肿瘤大出血
盆腔癌症包括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膀胱癌及直肠癌,肿瘤本身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同时可侵及周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导致死亡。
此类患者因肿瘤所致,手术很难找到出血部位,无法结扎止血。外部填塞压迫止血及膀胱内药物灌注效果不好。介入治疗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从股动脉直接送达病灶供血的髂内动脉及其分枝,对肿瘤进行化疗药物的灌注后,应用明胶海棉栓塞剂将血动脉予以栓塞。阻断出血血管,在控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起到止血作用,成为盆腔肿瘤患者的救命舟。
介入治疗做辅助
——将化疗变得高效、精准
肺癌、胃癌、肠癌、胰腺癌患者,多数发现时已晚期,不能手术治疗,还有些患者虽为癌症早期,但身体情况差,年纪大,合并有心脑血管病,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此时,全身化疗副反应较大,疗效一般。
介入治疗将所用药物直接由微导管送致肿瘤供血动脉,施行药物灌注药疗,与全身化疗相比,局部药物浓度高,浓度为全身的100倍以上,疗效显著,同时减少了用药剂量,减轻了化疗药物的全身毒副反应,且治疗范围界线清楚,不影响相邻组织及器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