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学习和文化需求 不可忽视 - 健康之初


老人有学习和文化需求 不可忽视

核心提示: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我国的养老产业逐渐被大众关注,在满足老人生理需求的同时,老人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文化养老应运而生。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我国的养老产业逐渐被大众关注,在满足老人生理需求的同时,老人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也不断增加,文化养老应运而生。在2016年12月2日举办的第九届健康中国论坛上,文化养老分论坛备受关注,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晓丽,龙骏集团董事长张运防发言,一起看看他们的精彩观点。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

  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日前,《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出台,引发大众关注。该规划出台的主要背景有两个方面: 一,人口老龄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但是现在还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时期,即低龄化时期。在2.2亿的老年人里,60-65岁的人群有8400万人,占了所有老年人口的35%,60-69岁的人群占比达56%,老年人对养老有了更多新的需求,对老年教育的新需求也非常迫切。第二,老年教育不能适应老年人要求,全国目前为止有7万多所老龄大学,在校的学生将近一千万,供求矛盾成为最大瓶颈,“一座难求”成为焦点,其中发展是最紧迫的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加强老年教育非常有必要。

  关于文化养老,国际上有两大理念:第一,健康老龄化的身体健康、心理、社会适应良好都与老年教育有很大关系。第二,要树立积极的老龄化理念。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有五条,分别是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和尊严,这五条中独立、参与、自我充实、尊严都与老年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发展老年教育是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必然要求。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提出过一个理论,专注力是与岁月对抗的力量,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得性无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过程。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专心致志学习是最好的养老。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晓丽:

  长者文化需求不能忽视

  老年人和我们一样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随着老年人人口快速增加,老年人抑郁症发病率日益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的7%-10%,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达到4.2%,截至2015年,我国痴呆的老年人总数已超1000万。这些都与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息息相关。

  我想强调一下尊重需求,老年人不仅需要社会和家人的尊重。他们的自我实现需求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老年教育平台,让老更多年人实现参与社会活动的目标。我们曾和一个大学做过一个联合调查,一千名老年人里第一大需求就是文化服务,即沟通、文化,占比28.7%。建立老年人文化服务有效递送机制非常有必要,这需要构建完整服务网络并形成运作机制,由社区、党团组织、商业机构、志愿团队、老年人兴趣团队,共同在社区和养老机构发挥平台作用和服务支撑作用。

  如何给老年人提供日益丰富和完善的文化活动,这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牵头,调动社会公共资源广泛参与,协调管理相关服务,通过文艺、体育、教育活动组织,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务。

  龙骏集团董事长张运防:

  别忽视对老人的心灵滋养

  社会各界对多样化养老需求关注,文化成为老年服务业不可或缺的公共供给,文化养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物质水平显著提升,适应老年人文化需求提出一种积极养老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能体现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以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为前提,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思想交流、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目的。

  与物质养老相比,文化养老是一种更高境界、更高品位的养老方式。今年6月,最美夕阳红养老产业公益工程,在北京启动,由健康时报、人民日报举办,龙骏集团承办,通过举办多项公益活动,弘扬孝心敬老传统美德,打造老年文化教育平台,推动老年文化发展,整合产学研社会力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推进养老问题的科学解决。让我们一起为中国的养老产业努力,为更多老人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服务。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