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天然抗凝血剂水蛭素,经历了怎样的发现历程 - 健康之初


最强天然抗凝血剂水蛭素,经历了怎样的发现历程

核心提示:中医应用水蛭更早,最早发现水蛭素的却不是中国人

 水蛭又称蚂蝗,在中医里,应用水蛭活血化瘀的历史已有接近2000年,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水蛭入药的记录:“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御览作水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生池泽。”应用水蛭的药方更是不计其数,比如治疗深静脉血栓、血栓性浅静脉炎和静脉曲张的脉络舒通丸,以及治疗脑梗塞引起偏瘫的川蛭通络,都能见到水蛭的身影。

而水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水蛭素,水蛭素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强的天然凝血剂抑制剂,尽管中医应用水蛭更早,最早发现水蛭素的却不是中国人,事实上,欧洲人在过去也使用水蛭,只不过当时的欧洲人认为,人体的很多疾病源于体内血液过多,于是用水蛭来放血,而不是像中医这样用于活血化瘀。

水蛭 (1).jpg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直到1884年,英国威尔士国家医学院的海克拉夫特发现,医用水蛭咽部有水溶性抗凝血物质,才正式揭开现代化研究的序幕。20年后,1904年,英国科学家雅各比从水蛭身上成功提取出了有效物质,并命名为水蛭素。但是那时候的水蛭素不纯,而且含量比较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这项研究就停滞不前,因此这个问题持续了半个世纪。直到1955年德国的马克沃德特从医用水蛭的头部分离出水蛭素纯品。从此,水蛭素的生化、药理方面的研究才开始大规模展开。

到了20世纪60年代,国外已经完成了水蛭素的氨基酸序列分析;70年代确定了肽链的组成和一级结构;80年代完成了二级和三级结构的分析。水蛭素的药理研究也逐渐证明,水蛭素的抗凝血作用非常强,与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相比,水蛭素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特异性强,且不依赖凝血酶Ⅲ,不诱导血小板减少,未见肝酶一过性升高,且不与内皮结合,不会增加血管通透性。在防栓作用方面,水蛭素比肝素强50%以上。

水蛭 (2).jpg

图片来源于站酷海洛

到了1986年,德国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水蛭素并成功推向了市场。至此,这个被中国人手中应用了上千年的药材,被欧洲人占了先机。但是重组水蛭素目前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会有出血风险,这个问题至今仍难以克服,此外,水蛭素半衰期较短,易经肾排泄,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所有研究人员。

也许中药药方中的与水蛭配伍的药材,还能给研究者一些启示。可能是中医几千年的用药经验,对水蛭研究最后能做的一点点贡献。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