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披着诺贝尔奖外衣的魔鬼
1950年,英国药学家亨奇和肯德尔发现糖皮质激素并且确定了它在风湿性疾病治疗上的效果,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糖皮质激素是作为最为广泛的一种激素用药,它有着神奇而强大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在上一期已经讲解过了。
但事物总是两方面的,这个好用的激素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精密的天平,大脑中存在糖皮质激素受体,这是一个反馈信号通道,接到信号后,会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甚至停止分泌。这样一来,肾上腺没了信号源,就会减少、停止分泌糖皮质激素。而为了发挥抗炎作用而使用的激素剂量往往比较大,这些外来的激素就会干扰体内的代谢过程,代谢的紊乱可以表现出多种多样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在免疫系统,它抑制了免疫反应,不仅使感染容易发生,在感染发生之后还掩盖感染的症状,造成“天下太平”的假象。骨骼和肌肉在过多牺牲后,肌肉萎缩,作品愈合迟缓,骨质疏松、骨坏死接踵而来,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和类固醇性糖尿病也不可避免,消化道、心血管、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症也会接踵而来。尤其是儿童长期应用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生长停滞。此外,糖皮质激素还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用药后可能会导致夜间过于兴奋,在剂量很大时可能表现现精神失常的症状。
除了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使用糖皮质激素还有另外一桩麻烦事——停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会产生依赖”。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与垂体的调节,这种调节可以使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如果用额外的激素,体内的激素水平就上升了,调节中枢发现这种情况,会自动减少体内自身激素的分泌以维持平衡。长此以往,机体就习惯了这种只要分泌很少的激素就可以的状态。此时如果撤掉激素,调节中枢一时反应不过来,就会出现体内激素水平过低的情况,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魔鬼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对于很多疾病,我们没有更好的药物可以选择,而疾病本身又必须治疗,糖皮质激素还是不得不用。如果疾病得不到控制,往往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把剂量调节到最小剂量,能局部用药就不全身用药等。在哮喘的长期治疗中,需要使用较多的糖皮质激素,所以现代医学以联合用药的方式,和平奇一起使用,可以把激素的用量减半,同时还有增强药效的作用,这一点也逐渐被广泛应用起来。像糖皮质激素这种疗效如天使、副作用如魔鬼的药物,我们只需联合用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把健康稳稳地握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