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冬天爱得的“疹”
大人得带状疱疹,孩子被传染了就成了水痘;方言说的“痧子”其实是麻疹
疱疹、麻疹、荨麻疹、风疹……你分得清吗?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从去年11月开始,水痘、风疹、麻疹等传染病也开始活跃。因其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又因为人群易感,患病几率相对比较高。入冬以来,不少孩子病倒了。不过记者发现,受到方言和传统的误导影响,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病情没有足够的了解,甚至贻误。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三院感染科的徐天敏主任医师,为家长专门整理了一些冬季易发“疹”的预防、治疗方法。
家长的“带状疱疹”传染给孩子,就成了“水痘”
上初中的天天最近出水痘了,家里以为是在班上被传染了。不过,医生却发现,天天的奶奶正患“带状疱疹”,天天的水痘很有可能是奶奶传染的。
徐天敏主任告诉记者,一般人只知道没得过水痘的孩子接触水痘患者后可发病,殊不知,家长患了带状疱疹,也可以让孩子感染上水痘。因为,水痘和带状疱疹虽然不是同一个病,可病原体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儿童期感染水痘病毒后,人体产生中和病毒的抗体往往因力量太弱,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所以,人体只好与病毒长期“和平共处”,让病毒像冬眠的蛇那样潜伏在体内的脊髓神经组织中。一旦疲劳、抵抗力下降、外伤或发生恶性肿瘤等情况,潜伏的病毒就趁机复活了,引起人体再度感染而发生带状疱疹。
虽然水痘和带状疱疹的病根一致,但治疗方法却完全不同。治疗带状疱疹的药中含有激素,因为激素可以减轻病毒对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的毒性破坏作用。但治疗水痘若用激素就会降低人体抗水痘病毒的能力,使病情加重,严重者可致死亡。
患水痘的孩子大多先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及咳嗽,有的孩子不想吃饭,就像得了感冒,一天后出现皮疹,再经结痂、脱痂后逐渐愈合。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如果未发生并发症,一般2周左右可自愈。但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得了水痘的病人千万不能用激素治疗。有的家长为了减轻孩子的瘙痒,往往给孩子涂抹含有激素的软膏,这样很可能促进水痘病情的发展。
若要防止水痘疱疹感染,家长应该经常给孩子洗手,指甲要剪短,不要让孩子抓破水疱:皮疹痒得厉害时,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搽止痒。对已抓破的皮疹,可用龙胆紫药水涂搽。
徐天敏强调:绝大多数孩子水痘病情都很轻,一般1周左右不再出现新的水痘,2~3周可完全恢复。但有约千分之一的病人可发生肺炎、心肌炎和脑炎等并发症。如遇到高烧不退、皮肤感染、精神萎靡、头痛、呕吐、喘憋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看病。
出“痧子”其实出的是“麻疹”
老一辈常州人老会说起当年让人闻之色变的“痧子”,但“出痧子”到底出的是啥,刚刚当上外婆的石阿姨却不清楚,甚至有几次把出水痘的孩子当成是在“出痧”。其实,“痧子”的学名是麻疹。
徐天敏说,麻疹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同样高发于春冬季。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儿才是易感者,其实不是的。
因为出过麻疹的人绝大部分病后可获得持续终生的免疫力,就不会再出麻疹了。因此,一个人在儿时已得过麻疹,成年后当然也就不再患此病。这样就给人们形成一种印象,认为麻疹只是小儿的病,大人不会得。其实不然,如果一个人小时候未感染上麻疹病毒,到成年后甚至老年,一旦感染了麻疹病毒,依旧可以发病。
反之,6个月以内的婴儿虽属儿童,但他们却很少患麻疹。这是因为在他们体内来自母亲的被动免疫抗体尚未消失,还具有保护性。而且这个年龄组的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对麻疹病毒的反应性亦较差。随着年龄增长,来自母体的被动免疫抗体逐渐消失,大脑皮层功能日臻完善,对麻疹病毒的易感性也逐渐增高。
徐主任从医院曾经收治的患者的情况分析,一是曾经在儿童患者集中的医院门诊就诊;二是来自通风条件差人员集中、生活条件差的民工宿舍;三是每天上下班挤公交车的上班族。徐主任提醒,在麻疹流行期间,居民居室每天要开窗通风;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要进行隔离,直到出疹后5天;麻疹病人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被褥晾晒;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对8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者均应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这样,在接种后12天左右就可产生对麻疹的免疫力,即使得病,病情也会较轻;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医院),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必须要去医院时一定要戴口罩。
冬天爱复发的“风疹块”,其实叫“荨麻疹”
随着气温越来越低,空气也干燥起来,冬季是各种皮肤病易发的时节,小孩子皮肤娇嫩,很容易患上皮肤病,“风疹块”就是其中的一种。
常州人管身上出现的这种一片一片很痒的红斑叫“风疹”,其实这种过敏性皮肤病,叫“荨麻疹”,其中小儿也是易感人群。在接触过敏原的时候,会产生斑块,发生发痒的情形。
小儿急性荨麻疹发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间内皮肤异常刺痒,少数患儿内脏受累出现发烧、头疼、气憋、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适;重时有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若是小儿荨麻疹持续复发超过六周则成为慢性荨麻疹,有人碰到冷水会过敏,有人碰到热水会过敏,都可能引起小儿慢性荨麻疹。也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可能根本找不到明显的致病原因。
医生提醒,冬季荨麻疹往往多年反复不愈,只要被寒风刺激或浸入冷水数分钟后,局部或全身都会出现大小不一、数目不定、伴有剧痒的水肿性风团。不耐寒的人群,尤其在寒冷季节里有过荨麻疹史的人,要特别注意保暖,并逐渐增加对冷的适应性,以预防寒冷性荨麻疹的反复纠缠。一旦发现荨麻疹要及时治疗,可以服用一些脱敏类的药物,如果发病超过一个月,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容易反复发作而导致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不易治愈和不易控制会给患者和家人带来精神上的困扰。
另外,患者最好明确过敏原,及时远离;积极锻炼身体,提高皮肤的抗寒能力;当洗过澡以后,最好等到身上的水分散尽再出门,在冬季出汗也一样。
真正的“风疹”也叫“德国麻疹”
徐天敏告诉记者,医学上的“风疹”病不是一种皮肤病,而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也叫“德国麻疹”,是因为此疾病最先于十八世纪中期,由德国的医生确诊。孕妇如果在怀孕首3个月感染风疹,会令胎儿出现异常情况,所诞下的婴儿可能会患上先天性德国麻疹综合症,导致失聪、眼部缺陷、心脏畸形及智力发展迟缓。
不过,风疹和麻疹也有区别。风疹,在发热同时出疹,热退疹也退,不留色素。而麻疹发热3天后出疹3天,疹子出齐了,热度也就退了,但容易留有色素。
徐天敏表示,风疹同样多发于冬春两季。风疹病毒可通过患儿口、鼻及眼睛的分泌物直接传染给被接触者,大多是通过呼吸道飞沫散播传染。
目前,我们已经用单价风疹减毒活疫苗或风疹-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以降低发病率,但徐医生提醒,疫苗能引起胎儿感染而至畸形,故不宜用于孕妇。
如果被传染了风疹,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即牛奶、稀粥、蛋羹等。此外,还要做好五官的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沾湿棉花清洗五官,年龄大的患儿可用盐开水漱口;在清洗完鼻腔分泌物后可涂以石腊油或金霉素软膏,以保护鼻腔粘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