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的症状 你不得不知
麻风病是易感人群感染麻风杆菌后引起的一种人类慢性传染病,主要在皮肤和周围神经表现明显。麻风杆菌侵入人体后,一般都会有潜伏期,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在麻风病典型症状出现之前,都会有一些全身症状表现出来,如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障碍等。根据人的机体免疫力的不同,发病后就有不一样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中间界线类麻风、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瘤型麻风、未定类麻风。现在对各型麻风症状特点分述:
1.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较强,麻风杆菌被局限于皮肤和周围神经。
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数目少,边缘整齐、清楚,分布不对称,其中损害处有毳毛脱落是个很重要的特征,但头发和眉毛一般不脱落。斑疹颜色有浅色和淡红色,表面常无鳞屑。斑块的颜色常为暗红色,轮廓清楚,损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经。有时损害附近的淋巴结会变大。
周围神经损害:有浅感觉障碍,神经杆变粗大呈梭状、结节状或串珠状,质硬有触痛,多为单侧性,相应部位会出现皮肤感觉障碍和肌无力。当神经损害严重时,神经功能就会发生障碍,如出现肌肉萎缩,形成“爪手”、“猿手”、“垂腕”、“溃疡”、“兔眼”、“指(趾)骨吸收”等多种表现。此畸形发生比较早,易发现,早期治疗。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发生与结核样型相似,本型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试验较正常人低下,但预后一般较好。
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损害数目多,其大小不一,分布较广泛,但不对称;除非局部有皮损,头发和眉毛一般不脱落。颜色淡红、紫红或褐黄,部分边缘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会出现环状损害即内外边缘清楚,中央区的皮肤没有损害。损害皮肤表面大多是光滑的,但有的损害皮肤上会附有少许的鳞屑。
周围神经损害:除面部外,一般皮损的浅感觉障碍明显,但较结核样型轻而稍迟。神经损害粗大而不对称。一旦麻风反应后就容易致畸形和残废。
3.中间界线类麻风
本型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界于结核样型与瘤型之间,本型最不稳定。
皮肤损害:有斑疹、斑块、浸润等,损害的皮肤表面光滑,触碰时较柔软。损害数目较多,大小不一,分布广泛,多不对称,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损害的颜色有多种多样,有暗红色类似葡萄酒色、棕黄色、黄色等。有时同一块皮肤损害上可以出现两种颜色。损害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带状、条片状,不规则形状等。若为斑块,则有倒碟状斑、靶形斑、蝙蝠状斑等。有时还可见卫星状损害、厚垫状块片损害。在本型可见眉睫稀疏脱落,常不对称。而且黏膜、淋巴结、眼、睾丸及内脏可以受到累及。
神经损害:四肢有轻度麻木,比结核样型轻,比瘤型重,神经损害是中度粗大,质地较软,较均匀。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本型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缺陷。
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损害数目较多,形态较小,边界不清,分布较广泛,有对称的倾向,损害表面光亮,颜色为红或桔红色。在本型眉毛、眼睫毛、头发都可以脱落,而且经常是两边不对称。中晚期可检查病人黏膜有充血、肿大,淋巴结肿大而且有触痛。在晚期,面部可形成“狮面”。
神经损害:损害内的感觉障碍较轻,出现较迟。神经损害大多偏向于多发双侧性,较均匀,触碰时其质地较软。本型出现的畸形较晚而且不完全对称。
5.瘤型麻风
本型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明显缺陷,比较稳定。若早期治疗,预后良好,畸形出现较少,但是如果不早期治疗,到了晚期就会导致残废。本型累及的组织器官范围比较广泛。
皮肤损害:有斑疹、浸润、结节及弥漫性损害等。损害皮肤数目多,分布广泛而且对称,边缘模糊不清,皮损表面光滑。皮肤的颜色由浅色到深色发展。有眉睫毛脱落,从眉的外侧开始脱落,在到睫毛脱落直到脱光,这是瘤型麻风的一个临床特点。皮肤损害逐渐增多,逐渐发展成大片浸润。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可出现鱼鳞样的损害。到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畸形和残废。多个器官受牵连,如眼部可出现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淋巴结、乳房、睾丸肿大等。
神经损害:感觉障碍比较轻,表现比较晚。神经干轻度粗大,对称,质地软。
6.未定类麻风
本类是麻风的早期表现,性质很不稳定,本型的人体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有的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明显缺陷。因此此型的发展可以是自愈,也可以向其他类型演变。
皮肤损害:损害皮肤表面平,无浸润,无萎缩,颜色有淡红色或比较浅的颜色,边缘清楚或部分不清楚,分布不对称。皮肤损害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等。此型的毳毛可脱落,但是头发一般不脱落。
神经损害:皮肤损害可有轻度感觉障碍,但一般无神经损害。不累及内脏。
39健康资讯——整合健康之初优质资讯,10分钟浏览全站精华。
39健康资讯——最实用的健康公众号,十万人的共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