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冻疮 中西医怎么说? - 健康之初


治疗冻疮 中西医怎么说?

核心提示:此外,许多人认为冻疮是小事,天气转暖后自然会康复。其实,冻疮严重时,冻疮部位的小血管内甚至会形成血栓,加重组织坏死。有些人的冻疮局部甚至会形成水泡、溃烂,容易感染导致坏死。在还未出现溃烂时,患者可以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控制。

  一到冬季,许多皮肤科专家就会提醒大家小心冻疮的发生,大家都听说过冻疮,然而冻疮的具体症状却很少有人说得上来。专家解释,冻疮多见于妇女、儿童,在暴露于寒冷空气12-24小时后发病,表现为局部红斑或暗红色、紫色肿块,有瘙痒、疼痛、烧灼感感觉,但不会有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的迹象。

  此外,许多人认为冻疮是小事,天气转暖后自然会康复。其实,冻疮严重时,冻疮部位的小血管内甚至会形成血栓,加重组织坏死。有些人的冻疮局部甚至会形成水泡、溃烂,容易感染导致坏死。在还未出现溃烂时,患者可以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控制。

  西医做法:按摩饮食都需注意

  专家表示,一旦长了冻疮,应尽快治疗,加强患处保暖,以防病情扩展。轻度冻疮可用3%碘酒局部涂擦并按摩,一日数次,效果较好。或用冷水(10℃左右)、热水(40℃左右)交替浸泡,每日数次。中重度冻疮则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发生感染,使病情恶化。

  在饮食上面可以进食羊肉、狗肉、鹿肉、牛肉、胡椒、肉桂等高热量、辛温饮食,常服姜汤。此外,泡汤的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川椒10克、生姜50克,每晚睡前一次,每次泡洗手足一刻钟。

  专家提醒:预防冻疮,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和耳郭,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此外受冻部位应当先用温水浸泡,不要立即烘烤或用热水烫洗,否则容易导致局部红肿加剧、瘙痒、溃烂。

  中西做法:食疗中药偏方

  中医认为冻疮这多为寒冷侵袭、气滞血瘀,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气血运行不畅,组织缺氧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消肿止痛为治。

  专家表示,有几个简单又实用的中医方可供参考,取七厘散适量,加少许白酒调成稀糊状,摊在消毒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早晚各换药1次,连续用药3~5天,能消除红肿硬结;先用温开水清洗患处,另取红辣椒末少许撒在伤湿止痛膏的中央,贴在患处,每天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加快冻疮痊愈。

  在饮食上,当归羊肉汤有活血温经、散寒止痛之功,为辅助调理的药膳。材料:当归20克,红花、花椒各6克(中药店有售),羊肉400克,生姜4片。

  烹制:药材用煲汤袋包裹,羊肉洗净,切块,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弃药包,下盐便可,为3~4人用。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