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离我们有多近?全球每4秒就产生1位老年痴呆患者 - 健康之初


老年痴呆离我们有多近?全球每4秒就产生1位老年痴呆患者

核心提示:据调查,全球每4秒产生1位老年痴呆患者,这个数据相当惊人。老年痴呆是与年龄直接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的风险也就越高,80至90岁的老人患病的概率是20%左右,到了90岁以上,患病的概率就达到40%左右。

  老年痴呆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并不陌生,不少老人容易丢三落四便担心自己是否得了老年痴呆。近日,在老年痴呆公众普及教育沟通会上,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于恩彦和省新华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陶明为大家讲解老年痴呆的预防、发现和护理——

  危险的信号:

  想不起来早餐吃了啥

  据调查,全球每4秒产生1位老年痴呆患者,这个数据相当惊人。老年痴呆是与年龄直接相关的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的风险也就越高,80至90岁的老人患病的概率是20%左右,到了90岁以上,患病的概率就达到40%左右。

  “大家都觉得老年痴呆是个可怕的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这个病不可逆转,也就是无法治愈。”于恩彦说,人体的神经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最差,而老年痴呆是大脑广泛的退行性改变,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不太可能。“早发现早治疗对于这个疾病尤其重要,只要发现得早,就能延缓病情的发展。”

  78岁的李大妈是社区的楼道小组长,如果不说,没有人看得出她在8年前就患上了轻中度的老年痴呆。“8年前,她来找我看病。那时候她的精神很不好,不愿意外出,以前很健谈的她,在家里连说话也懒得说,孙子让她讲个故事,她也不愿讲。”陶明说,那时候给她做了检查,发现她患上了轻中度的老年痴呆。李大妈在家人的帮助下培养兴趣,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还根据医生的要求服用药物。“她发现得早,所以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年纪大了,记忆力难免会减退,如何辨别良性的健忘和老年痴呆呢?良性健忘程度较轻,可以通过提醒、思考回忆起来,并且其他的智能功能没有下降,比如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推理能力都是正常的。而老年痴呆的智能功能是下降的。正常老年人的情感和人格都是正常的,老年痴呆症患者会有所改变。

  如何发现早期的老年痴呆症,于恩彦教大家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回忆一下自己今天吃的早餐是什么,如果回忆不起来,那就需要到医院进行老年痴呆症的筛查了。“早期的老年痴呆患者会对远期的事件有记忆,而对刚发生的事物却会很快地遗忘。”

  预防的方法:

  多与人交流很重要

  一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会对大脑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我们有时候会说人“气糊涂”了,这也就是情绪对大脑的影响。

  “我们现在常说要有好身体就得有个好心情,其实预防老年痴呆也一样,好心情会使大脑变得活跃起来。”于恩彦说,老人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多和外界交往,这样自己的心态会变年轻。“别小看和人交流,这对老人来说很重要,它一来能锻炼反应能力,二来能锻炼语言沟通能力,是健脑的好方式。”另外,运动也是很好的健脑方式,打太极、健步走这些都是适合老人的运动,如果身体虚弱不能外出运动,也可以在家里做做手指运动,一样有健脑的作用。

  护理的技巧:

  教你应对两大难题

  难题一:如何应对记忆障碍?

  忘词和记不住事情,甚至不知身在何处,这些都是老年痴呆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克服记忆障碍:

  日常按一定顺序安排患者每天要做的事情;小便条、日历、闹钟都是帮助记忆的好方法,对家里和常去环境中的家具和物品做上标记,如标明方向和名称,减少因忘词而产生的挫败感;把重要信息写在本子上,如电话号码、名字、约会、想法和观点等;选择在患者状态最好的时候,处理一些相对复杂的事情,持续的记忆刺激可以减缓病情进展,刺激形式包括跳舞、唱歌、填字游戏、阅读、画画等。

  难题二:如何应对交流困难?

  老年痴呆患者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交流困难。他们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很难理解其他人说的话。没有了彼此之间的交流,患者会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家人也会感到更加痛苦和不安。

  如何使交流变得更容易?交流方式尽可能简单,如简单的词语、短句或患者熟悉的方式;重视眼神交流,避免噪音、音乐、电视等干扰因素;重复表达,确保患者能够理解,也可以要求患者跟着重复;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告诉”和“展示”的效果可以不同,辅以手势和肢体语言更有助于交流;多鼓励,切忌催促,适时幽默一下,以缓解紧张情绪。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