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得最多的是“睡不着”、“自己能干”
昨天上午9点,在本报记者的陪同下,姜刘和父亲姜跃华来到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在这里,他接受了长达6个小时的视频脑电监测和精神科专家的问诊。
半个小时后,姜刘开始接受视频脑电监测。这是一种通过记录脑部微弱生物电,来辅助诊断脑部疾病的检查方法。临床上,对于癫痫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医生在姜刘的面部、脑侧、头顶、脑后共放置了14个电极,用胶带固定好,再戴上护理帽,请他躺下安睡。
医生在隔壁房间发出指令,指导他深呼吸、安静入眠。但姜刘却非常不安稳,翘腿,翻身,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过了十多分钟,医生让姜刘喝了一点安眠药物,并把走廊外的灯全部关掉,折腾了大半个小时后,姜刘才终于睡着。
中午,姜刘醒来吃饭,继续接受监测,直到下午4点,才完成检查,走出房间。
神经内科主任朱遂强教授看了姜刘的脑电图表示乐观,目前可以暂时排除脑外伤癫痫。
接着,精神科副主任杨渊副教授把姜刘单独请进诊室,对他进行了一对一的问诊。记者坐在隔板后旁听。
杨渊问了十多个问题,姜刘的回答非常简略,问一句答一句。在对话中,“睡不着”、“工作”、“觉得自己能干”成为姜刘说的最多的词。
杨渊:现在最困扰你的是什么?
姜刘: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很难入睡,根本不想睡。白天也不困。
杨渊:除了睡眠,最近一年最困扰你的还有什么?
姜刘:工作。准备以后找份稳定工作。能胜任工作。
杨渊:你觉得你的能力如何?
姜刘:和别人差不多。
杨渊:以前有没有觉得自己特别聪明、能干?
姜刘:嗯,能干大事。
随后,杨渊请进姜刘的父亲姜跃华,父亲所讲与姜刘的讲述出入不小。
姜跃华说,从2012年起,姜刘就出现疑神疑鬼的状况,晚上总睡不着,经常起来到处乱走。
“这娃心大,不肯呆在家里,非要出去打工。”姜跃华说,姜刘曾对家人说:“这么大的人,怎么能在家吃干饭。”可是,当他把儿子带到广东,想在自己打工的工地上找份工作,“扫个地就行,扫了两个小时地,老板就不让做了,说他是呆的。”
姜刘还对父亲说过,“我要到上海去,好找钱,给你买大房子”。姜跃华苦笑道:“他能说得出,不知道能不能行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