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不能当“免罪金牌” - 健康之初


艾滋病不能当“免罪金牌”

核心提示:民警严肃地告诉他,艾滋病不是免罚通行证,但考虑戴某患有艾滋病,且交法规定超载10%之内可免处罚,戴某超载额度不大,最终决定免予处罚。

  艾滋病不是免罚通行证,人性化执法也不等于法外开恩。以对方是艾滋病人为由取消处罚不仅算不上人性化执法,反而有失职之嫌。

  一河南籍司机戴某驾大货车满载焦炭从河南前往上海,到达沪宁高速河阳收费站时,民警发现货车超载大约15%。当民警要其出示证件时,戴某却递出了一张艾滋病诊断书,称自己患有艾滋病。

  民警严肃地告诉他,艾滋病不是免罚通行证,但考虑戴某患有艾滋病,且交法规定超载10%之内可免处罚,戴某超载额度不大,最终决定免予处罚。

  虽然戴某患有艾滋病,值得同情,但这并不是民警可以对其违法行为免予处罚的依据。

  从报道看,戴某下车后,主动拿出自己的艾滋病诊断书给民警看,说明他是有意识地利用艾滋病人的特殊身份来逃避处罚,而且很可能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近年来,艾滋病人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来逃避行政处罚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广东东莞许多医院今年就遭到众多艾滋病感染者的勒索,这些人手持艾滋病检测报告,声称“不给钱,就咬人”。

  出于对艾滋病的恐惧或是对艾滋病人的同情,很多执法部门在处理涉及艾滋病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时,往往会网开一面,甚至根本不作任何处罚。

  这种做法无形中助长了一些艾滋病人的侥幸心理,使他们更加肆无忌弹。

  沈阳一名艾滋病人在街坊邻居间四处敲诈,屡次以“不给钱,就杀人”威胁邻居。连民警都不敢抓他,反被他追着跑。终于,在用武力威胁一名贫困的擦鞋匠时,反被擦鞋匠夺刀砍死。造成这一悲剧固然有当事者自己的原因,但警方之前的不作为显然难辞其咎。

  艾滋病不是免罚通行证,人性化执法也不等于法外开恩。以对方是艾滋病人为由取消处罚不仅算不上人性化执法,反而有失职之嫌。另外,手持艾滋病诊断书的并不一定真的是艾滋病人。

  很多地方都出现过手持伪造的艾滋病检测报告、艾滋病诊断书(或是他人的检测报告、诊断书)来敲诈或逃避处罚的事。如果警方对此类行为不加干预,也许不久后,艾滋病检测报告或艾滋病诊断书就会成为街头混混、惯偷、劫匪们的“绿色通行证”,而货运司机也会把艾滋病诊断书当成避免违章处罚的“免死金牌”。

 关注艾滋病 关爱生命>>>健康之初艾滋病频道

健康之初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