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鱼生 警惕肝吸虫病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外科住进一位“老奶奶”,看上去70多岁,又瘦又小,体重仅有只有70斤上下。骨瘦如柴卧床不起的样子让人看着都心疼。但主治医生查看资料才发现,这位“奶奶”姓黄,其实只有52岁。问及缘由,追悔莫及的黄女士躺在病床上连声说道:我再也不吃鱼生了!
细问之下,黄女士的女儿伤心地说,原来一向健康的黄女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体重一个劲的下降,怎么吃都不胖,人也看着苍老了起来。直到前段时间因为咳嗽、肺炎来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照了CT检查之后,结果竟然发现胆总管下方出现了一个肿物,初步怀疑为壶腹部肿瘤。忐忑不安的黄女士就这样躺到了手术台上。
当医生打开黄女士的腹腔时,却发现肝脏表面分布着蚕豆大小的结节,切开黄女士扩张的胆总管,更发现里面游动着一片片像是小茶叶一样的虫子,经过对虫子检验和肝脏的小结节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吸虫病。
南医三院普外科刘立新主任介绍:爱吃鱼生是得肝吸虫病的常见原因,这些长期寄生在肝脏胆管里的肝吸虫,通常都会用吸盘牢牢粘住胆管壁,并以胆汁里的营养成分为生,肝吸虫可以在人体内存活20-30年。肝吸虫的虫卵、死亡的虫体可在胆管内构成结石的核心,容易堵塞胆管引起胆管炎,最严重的是肝吸虫会分泌毒素,引起胆管炎症,时间一长,甚至会诱发胆管细胞癌!
肝吸虫的囊蚴抵抗力较强,酱油、醋、芥末、酒等不能杀死鱼肉中的囊蚴因此,吃鱼虾蟹必须高温煮透。得了肝吸虫病是不可能自愈的,专家表示,如果曾经食用“鱼生”,担心自己感染肝吸虫者,可去医院检查大便里是否有肝吸虫的虫卵,或者做免疫学皮内试验,抽血检查肝吸虫的抗体,口服吡喹酮可以达到驱虫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