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种食疗方可治疗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脏内脂肪蓄积过多的一种病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迅速上升的趋势。中医认为,脂肪肝可归入“积证”、“痞满”、“胁痛”及“痰痞”等证的范畴,可使用一些具有疏肝、补肝功效的食疗方进行治疗。
下面就介绍一些可治疗脂肪肝的食疗方,供该病患者选用: 一、治疗肝郁气滞型脂肪肝 此型脂肪肝患者常有胁肋胀满、隐痛、嗳气、腹胀、脉弦或弦细等症状。
可用下列食疗方进行治疗: 1玫瑰荞麦糕 原料:干玫瑰花10克,荞麦粉50克,糯米粉50克,粳米粉100克,白糖、发酵粉各少许。
制用法:将玫瑰花揉碎。将白糖用清水溶化。将荞麦粉、糯米粉、粳米粉、碎玫瑰花和发酵粉一起放入四方形的模具中,用白糖水搅拌至黏糊状,再放在蒸锅上用大火蒸20分钟即成,可每日服一剂,分数次服完。
功效:此方具有理气散瘀、下气消积、健脾益气、舒肝解郁的功效。
2金香茶 原料:郁金、香櫞皮、木香各10克。 制用法:将上药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15~25分钟即成。可代茶饮用,每日服1剂,分早中晚3次服完。
功效:此方具有疏肝解郁、行气和血的功效。
二、治疗痰湿困阻型脂肪肝 此型脂肪肝患者常有形体肥胖、胸胁隐痛、嗜睡乏力、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
可用下列食疗方进行治疗: 1山楂荷叶乳 原料:山楂5克,荷叶2克,竹茹3克,陈皮5克,牛乳250毫升。 制用法:将山楂、荷叶、竹茹、陈皮一起入锅加500毫升的清水煎煮成50毫升的药液。将此药液放凉后调入牛乳即成。可每日服一剂,分数次服完。
功效:此方具有祛湿化痰、疏肝健脾的功效。 2泽泻粥 原料:泽泻30克,白术10克,制半夏5克,牛膝10克,粳米50克。
制用法:将前4味药一起放入沙锅中加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将粳米入锅加入该药汁熬煮至粳米烂熟即成。可每日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服完。
功效:此方具有健脾利湿、祛痰活血的功效。
三、治疗瘀血阻络型脂肪肝 此型脂肪肝患者常有胁肋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紫、舌上有瘀斑、脉细或涩等症状。
可用下列食疗方进行治疗: 1丹参红花豆 原料:丹参10克,红花5克,黄豆100克,盐、酱油各少许。
制用法:将丹参和红花放入纱布袋中,与黄豆一起入锅加300毫升的清水熬煮至黄豆烂熟。然后取出药袋,调入盐和酱油,再将药汁煮干即成。可当作佐餐小菜服用。 功效:此方具有活血化瘀、疏肝健脾的功效。
2陈皮二红饮 原料:陈皮、红花各6克,红枣5枚。 制用法:将红枣去核,与陈皮、红花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用小火熬煮20~30分钟即成,可代茶饮用。 功效:此方具有行气化痰、活血化瘀的功效。
3丹参陈皮膏 原料:丹参100克,陈皮30克,蜂蜜100毫升。 制用法:将丹参、陈皮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再调入蜂蜜熬至成膏状即成。可每日服2次,每次服20毫升。 功效:此方具有活血化瘀、行气祛痰的功效。
四、治疗肝肾阴虚型脂肪肝 此型脂肪肝患者常有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口干舌燥、心中烦热、舌红少苔、脉细弦弱等症状。
可用下列食疗方进行治疗: 1二子粟米粥 原料:枸杞子5克,女贞子5克,小米100克。 制用法:将女贞子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取200毫升左右的药液。
待锅中的药液冷却后放入枸杞子,浸泡30分钟。将小米放入该药锅中,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至小米烂熟即成。可每日服一剂,分早晚两次服完。 功效:此方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
2杞豉粥 原料:枸杞子叶15克,粳米100克,豆豉汁少许。 制用法:将枸杞子叶切碎,与豆豉汁、粳米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至粳米烂熟即成,可经常服用。 功效:此方具有滋补肝肾、健胃消食的功效。
